大山里有个土专家 把“伤心树”变成了“摇钱树”

严高红(右)正在苔藓基地查看苔藓长势。 三峡日报通讯员 丁人平 摄

春到五峰,倍农们正忙着将养殖的蚜虫装袋挂树。待蚜虫“叮咬”,配合上适宜的气候,枝丫上结满的“小疙瘩”酝酿的正是6个月后的丰收。

这些绿色的“小疙瘩”叫做五倍子,是当地人口中的“金果果”,经过加工,提取的单宁酸等附加物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市场价值极高。

走进长乐坪镇,在蚜虫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手提水壶的严高红。他一身简单的运动服,脚上的皮鞋沾满了泥,让人想象不到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五倍子专家——通过技术攻关,帮助倍农每亩倍林增产约2000元,并带出种植大户近40人。

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将收集的蚜虫装袋,手法娴熟、速度奇快。“装袋是个技术活,当天收集的蚜虫必须要在5小时内全部装袋,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倍树能否结果的重要因素,马虎不得!”只有说起五倍子时,这个略显害羞的汉子才打开了话匣子,倍蚜虫的生长过程、倍子的生长周期、苔藓的种植、倍林的管理等专业知识一个接一个从他的口中“蹦出”。

上世纪90年代初,严高红还是地道的农民。在他居住的大山上,漫山的五倍子林因为技术原因结果寥寥,致富无门的乡亲因此称其为“伤心树”。“在贫困的大山里,找到一条致富路,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抱着这样的初衷,严高红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五倍子研究中。

1993年,本身家庭条件不富裕的严高红多次自费到外地请教专家,不仅在田间地头反复实践,还在家里搞起了科研。没有专业知识,就买回教科书自学知识;没有实验室,他就把自家的土房子改成简陋实验室;没有科研仪器,他就节衣缩食,购回显微镜等仪器,开始五倍子生产技术攻关。

通过多年技术攻关,1997年,严高红摸索出挖坑栽培苔藓、人工养殖倍蚜虫,然后在条件成熟时选树挂虫的方法。当年,他以单株5年生五倍子树48.5公斤鲜倍的成绩改写全国五倍子18.75公斤的单产纪录。2000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严高红成了县里首个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农民。

多年探索,这个曾经的“门外汉”不光成为了县里的种植大户,还成了五倍子研究的技术骨干,至今获得多项五倍子相关专利。随着技术不断更新,严高红也成了无纺布种植苔藓、人工挂袋和自然迁飞等新技术的先行者。

2015年,严高红注册成立了五倍子专业合作社,吸收了全县已有倍林基础的五倍子大户及部分贫困户成为会员,免费提供技术。同时,为充分利用倍林资源,近年来他们加快了林下中药材种植的研究,目前七叶一枝花、白芨、贝母和中蜂养殖已初具规模,合作社年收入达30万元。

日子越来越红火,但严高红并没有忘记研究五倍子的初衷。“我是赶上了好时候,这几年发展不错,要跟乡亲们一起分享技术成果。”说到做到,严高红时不时会到各地讲课,并带出了一批学徒,“早上骑着摩托车上牛庄,下午再赶去渔洋关,这是常态。”经他指导的五倍子农户遍布五峰各个乡镇。

看着漫山的绿树,严高红笑谈往事。多年前,有多家科研机构曾出高价想购买他的五倍子相关技术,都被他婉言拒绝。说起原因,严高红语气坚定:“我研究五倍子不光是为了自己致富,更是为了实现大家的致富梦!”(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宋志豪 通讯员 杨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