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新中国建立初期,计算机尚属罕见,王选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

在浩渺的太阳系里,有一颗国际编号为4913号的小行星,它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5年发现的。在2008年1月31日,经过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这颗小行星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王选星”。那么王选是谁,他的名字为什么能作为永恒的纪念,铭刻在宇宙中呢?

王选

有人说,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用手机浏览过信息,你就要感谢他——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正是他,使汉字输入电脑成为可能。也是他,使我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活字印刷时代,输出了我国第一张计算机排版的八开报纸,掀起了中国印刷技术的伟大革命。是什么样的人,能用一己之力,给现代汉字印刷带来划时代的革新;又是什么样的人,仅仅用10年,完成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

王选

王选,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一户书香之家。由于读书期间一直成绩优异,1954年,17岁的王选考进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成为了中国顶尖学府的高材生。到了大学三年级,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学生可以选择三个学习方向——数学,力学和计算数学。其中数学这门古老而又成熟的学科,成为了尖子生的首选。力学虽然不那么流行,但当时以钱学森为首的中国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构建新中国的力学研究体系。反观计算数学,这门与计算机技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学科,在当时却是绝对的冷门。与我们现在大热的计算机专业不同,在王选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整个中国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因此这门新兴学科几乎无人问津。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王选却坚定地选择了计算数学方向。这是为什么呢?

大学时代的王选

1958年,北大学生计划研制一台每秒运算达一万次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如果成功,它的运算速度将跻身世界前20名。而王选被大家推举为“红旗营”的参谋,在技术上挑大梁。为了研制红旗机,王选经常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有时甚至连续40个小时不睡觉。和同事一起吃饭,菜还没端上来,他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有时熬完通宵回到宿舍,衣服都没脱,就坐在床上睡着了,要等口水掉下来醒了,再脱衣服睡觉。这样全身心投入研究的日子,王选一过就是三年。多年后,王选用“摸爬滚打”来形容自己这一时期的工作。三年的一线实践经历,为他后来划时代的发明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他对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光明前景充满了信心。然而就在他准备在计算机领域大展拳脚的时候,沉重的打击却不期而至。

1958年,王选(右)和同学在北大1号机前

1974年8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一项“748工程”,它的全称是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旨在让汉字的处理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从1042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到1980年的近一千年间,我国的印刷水平还停留在工人托着铅盘捡铅字的阶段。要排好一本书并出版,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在落后的印刷效率下,书店甚至出现了没有书卖的情况。印刷术的革新迫在眉睫,“748工程”也成为了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之一。然而这项改变中国汉字传播命运的重任,为什么会落在王选,这名身患重病的北大小助教身上呢?

上世纪60年代的铅排车间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3月29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现代汉字印刷先驱——王选(上)》。

(长江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