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设备“煤改电” 茶叶不再被“炒煳”

2月7日,记者前往位于九畹溪镇峡口村的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采访。

在制茶生产车间门口记者看到,五六名员工正在清洗地面,整理车间生产物品。“我们从大年初二开始对公司生产区内外环境卫生进行打扫,提早为开机生产春茶作准备。”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龚万虎说。

随后,记者来到一台型号为6cH110、功率为210的加热动态烘干机设备前,技术员在对该设备进行调试,站在一边指导的龚万祥告诉记者,去年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制茶设备煤改电”扶贫项目后,公司所有制茶生产线的设备都用上电能自动化,通过春秋茶两季运行,企业加工能力、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龚万祥说,过去烧柴烧煤制茶不容易控制温度,经常会把茶叶“炒煳”,“制茶煤改电”扶贫项目实现了茶叶深加工和精准控温控时,加工能力可提高50%以上,该项目间接带动茶农销售鲜叶增收20%,茶叶销售价格可平均提高40元/公斤,直接带动九畹溪镇11个村1.9万亩茶叶3150户和18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户平增收5000元以上。

龚万祥是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九畹溪镇峡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年前用背篓背着自己加工的茶叶,步行到10多里外集镇叫卖推销,感受到其中的艰辛。他下定决心,要让村民能从茶叶中找到脱贫致富新路。

2000年,村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他引导村民种茶叶,将自家12.1亩农田全部种茶,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新模式,并自费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

2009年龚万祥成立了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后又注册“九畹丝绵茶”商标,其独特的茶品质赢得业内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去年8月,“九畹丝绵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龚万祥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背篓茶”做成了响当当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企业。

近年来,他捐资100多万元为村民发展产业修路、架桥、引水,爱心助学、关爱残疾特困户,安置村民就业120人,吸引外出务工和能人回乡创业60多人。2018年7月,龚万祥荣登“中国好人榜”。

如今公司年产名优绿茶400多吨,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成为屈乡茶企的“领头羊”。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要甩开膀子加油干,只有把企业和村民茶产业做大做强了,才能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龚万祥说。(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宝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