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得为我的故乡做点事。”这是宜昌市政协委员张树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20年前,重庆小伙张树铭只身来到宜昌打拼,如今已是宜昌市重庆商会“领头人”的张树铭扎根于宜昌,宜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个故乡。
白手起家的艰辛岁月为张树铭刻上了“义气”的烙印,他时常说:“做事要以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新农村建设、灾区救灾重建、资助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等各项公益慈善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
“等这路修好了,真就大大方便我们平时出行了。”2016年,在远安县河口乡刘青村,一条通村主道正在紧锣密鼓修建中,村民们自发地加入到修路大军中,期待着走出大山,走出贫穷。
刘青村跟大多数特困村一样,残砖断瓦的土坯房,通村的主公路只有3.5米,村集体经济一直是零。
“得赶紧把村里的道路修起来,通路子才能赚金子。”2016年3月,张树铭代表重庆商会与刘青村签订了帮扶脱贫的协议书。随后,张树铭带领着商会企业家们四下刘青村,为刘青村送去精准扶贫资金30万余元,用于该村乡村公路扩建、村民饮用水工程、贫困学生及特困农户的扶贫工作。刘青村的脱贫之路有了强大“靠山”,到了年底,刘青村在省、市脱贫验收工作中,基本达到脱贫的考核标准。
“如今村里产业兴旺,加上棚里的这3头牛,我一年能赚近2万元。”去年12月,远安县河口乡刘青村贫困户集体安置点,村民杨小锋喜上眉梢,他饲养的20只羊刚刚出栏,销路有了保障,生活也有了底气。张树铭深谙“扶贫先扶志”的道理,他认为只有兴产业,才能助脱贫,早在商会成立之初,张树铭以身作则带动商会向五峰牛庄乡松木坪村等捐款10万元,用于支持该村药材基地建设、公路扩建建设及帮扶特困户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张树铭握着当地村民的手说:“要做好规划,打开销路市场,乡村产业才能发展得又好又快。”如今,更多的村民加入了五峰四方岩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收购、储藏、销售中药材到全国各地,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起张树铭,重庆商会的成员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一个“仁义”。
去年2月,寒风凛冽,宜昌市重庆商会大楼里走进来一位穿着凉鞋的中年人,满面沧桑,神情凄苦。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得知来自重庆的贾绍全在宜打工,其妻子因绒毛膜癌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住院,却因昂贵的手术费而走投无路。了解情况后,张树铭当即自掏腰包5000让贾绍全先应急,“你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让大嫂子先安心治病,剩下的我来想想办法。”随后,张树铭带动感召商会80多名企业家,仅用两天时间,为素不相识的重庆市云阳老乡贾绍全,送上募捐的爱心善款4万余元。
张树铭总是自嘲,自己是个平凡的“草根”,就应该做“接地气”的事。他曾代表宜昌市重庆商会,向长阳都镇湾镇五尖山村捐款20万元,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2015年来,他带领商会企业家,先后为贫困学生捐款300余万元……“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张树铭这样评价自己,他希望今后商会能够吸纳更多有识、有志之士,一起为第二故乡宜昌贡献绵薄之力。(三峡日报 记者 黄莉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