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市发展绿色几分?下月开始考核排名

今年是我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的第一年,经过一年建设,我省城市绿色发展程度如何?12月21日从全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省将于明年1月开展首次考核排名工作。

去年12月31日,我省出台了《湖北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经过1年努力,我省城市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如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已通过国家验收,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已申报国家验收。地级以上城市145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122个。全省155个县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全面启动,今年内可完成144个。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城市绿量明显提升,很多城市开始自觉追求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我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有亮点,但力度还不均衡。”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重视程度不同,有些城市对重大项目投入不足,建设进度慢。项目谋划不够全面,各地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污水、垃圾、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其他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项目谋划、储备不足。下一步,我省将加强责任落实,强化督办考核,下月开展的首次考核,包含规划编制、水环境、废弃物处理、绿色交通等52项考核指标,排名靠前的20个城市(市州级6个,县市级14个)将获得省财政专项奖补资金。

》链接

“大手术”和“微整形”为城市增添更多绿意

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市民的居住感受,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效果?

荆门、潜江是国家“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也是我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代表,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修复城市伤疤

废弃地变身城市绿肺

12月21日,记者来到荆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前,看到一片15万平方米的城市园林,入口处一大片湖面是荆门地图形状,这里是今年刚刚建成的荆门双喜片区生态修复项目。

“这里原本是煤矿采空区,我们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了生态修复。”荆门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总投资1.5亿元,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用量达到4.7万平方米,景观水系内种有10多万株水生植物,可净化水质。雨水花园,植草沟、景观水渠等设施,能充分收集、消纳周边的地面雨水,防止内涝。

将城市内生态受损地区修复,重新变为景观绿地,这样的城市“大手术”在荆门不只一处。记者在荆门市植物园看到,占地600亩的一期园区内,不时走过晨练的人,这里已成为荆门南部城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城市的伤疤,有年产百万立方米混凝土的搅拌站、年产50万吨的砂石料场,还有废旧汽车拆解厂、液化气站等。

为修复这片创伤,荆门市将这些场所全部搬迁,并对周边废弃土地进行了修复,计划投资3.4亿元,分两期建设占地2600多亩的植物园。2016年,植物园一期建成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菊花展。今年底,植物园二期将要开工,预计2019年底完工,建成后将收集植物近2000种,成为向市民普及植物知识的教育阵地。

给城市微整形

边角土地做“口袋公园”

说起城市公园,人们印象中都是占地巨大,绿树成荫,游人如织。12月20日,记者在潜江的红梅路、城东路口等地方,却看到一些小型街头公园。

这些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多位于城市街角,步行一两分钟就可以走完,但其中也有绿化植物、步道、雕塑等。潜江人管这种公园叫“口袋公园”“城市盆景”。

建这些口袋公园,小块的土地从哪来?据了解,潜江市投资2.2亿元,征收城市禁建区私房343户,拆除违建9万平方米。政府还盯上了市内的荒废地、闲置地和拆迁地,将沿街、沿河渠的10亩以下的土地全部收储。“口袋公园投资小、见效快,而且靠近市民,非常实用。”潜江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有口袋公园近40处。

潜江通过实践证明,对于各种“城市病”,有的也可以用“微整形”来解决,如城市道路,该市改造提升了56条背街小巷,为它们配套排水、亮化、绿化等设施,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政府还投入1.5亿元,改造了18个老旧小区,使其面貌焕然一新。这一系列举措围绕市民切身需求,没有大拆大建,却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来源:湖北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