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自贸片区最新规划出炉

宜昌自贸片区规划方案公示附图。

12月13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空间布局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市规划局于12月17日将规划方案的文本简介、主要附图及专家评审意见予以批前公示(公示时间自即日起至2019年1月16日),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一规划出炉,将推动宜昌作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核心城市,引领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发展。

打造自贸港助高质量发展

这次规划范围为宜昌自贸片区,东至桔乡路、峡州大道、汉宜一路、东临路;南至汉宜铁路、桔乡路、城东体育公园;西至城东大道、西陵二路;北至峡州大道、大连路、三峡专用公路、合益路、双河路。总用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约占总用地的70%。尚未建设用地约5平方公里,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5%。

宜昌自贸片区位于沿江城镇带和中心城区叠加的核心区域,也是北部老城和南部新城连接的关键节点,是宜昌振兴发展的新支点。

宜昌自贸片区是湖北自贸三片区之一,也是宜昌加强对外开放、发展经济新体制的主阵地。宜昌自贸片区将重点发展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共同发展,辐射带领三峡地区,联动“核心区”和“外围区”,率先打造“自贸港”,助力宜昌高质量发展。

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

在战略规划层面,通过分析发展背景,梳理区域特征,分析目前宜昌自贸片区存在的不足,并从国内外的典型案例中寻找成功经验,契合城市转型、功能复合、产业升级和空间品质提升等诉求,明确了宜昌自贸片区的发展战略愿景为“三峡产业服务中枢,国际生态高效城市”,将片区打造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IBD。规划提出了区域协调、交通效力、产业动力、城市魅力和人才引力五大发展策略。

重点为:搭建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明确3+5产业体系,其中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国际商贸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周边协调产业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和健康旅游;打造高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高端产业服务中枢;塑造国际生态高效城市;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引力。

推动转型升级和新城拓展

在空间规划层面,从空间结构、交通体系、产业布局和生态格局四个方面响应发展战略。在空间结构上,总体发展策略为“三心联动”“轴线贯通”“单核引爆”,自贸区西部应承接老城功能外溢,逐步转型升级;自贸区东部应借自贸机遇,拉动新城拓展。

在交通体系上,自贸区依托宜昌市域范围“1+3+3”的海陆空重要交通格局,定义峡州大道为主要货流通道、三峡高速为重要货流通道、花溪路为主要客流通道,并在骨干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形成“四横九纵”的干路网体系。

在产业布局上,总体发展策略为“双核联动”“两圈辐射”“内城外产” ,重点落位3+5产业体系,自贸区东部形成高新产业集聚区,外围预留拓展空间;西部清退部分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在生态格局上,通过“露山”“连水”“筑点”,形成一个城市生态绿心、两条滨水景观廊道、五条景观渗透带和多个生态景观节点。 (三峡日报记者 龚昌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