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点军区桥边镇奥锦花园安置房集中选房工作进展顺利,首批372户征迁村民顺利完成选房。该小区配套建有幼儿园、村民礼堂、菜市场、村民活动中心等设施,新建停车位3163个。记者 黄翔,通讯员 刘亚靖 黄鑫昌 摄
从峡江小城到宜居宜业宜旅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伴随着城市的华丽蝶变,是民生福祉的极大增进。一方面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提升,另一方面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不断改革创新优化社会管理体系,持续优先民生投入,将城市的大发展变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小幸福。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40年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备课本是老师的全部教具。泥巴操场让孩子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信息化助力智慧课堂,黑板变白板,实验室、计算机室成为标配,“风雨操场”让孩子们无论刮风下雨都可以在校园里自由奔跑。
父辈在宜昌市四中工作,董翼也在那里长大。留在董翼记忆里的四中,是4层高的教学楼和煤灰跑道,操场上尘土飞扬的场景让她记忆犹新。2018年,董翼以老师的身份重回四中,昔日的校园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平房变成了6层楼的办公楼,大礼堂变成了现代化的室内体育馆,小花园成了网球场,教学楼经过改造,面积扩大了一倍。篮球场和足球场已经换上了漂亮的塑胶地板,原来杂草丛生的球场和尘土飞扬的煤渣跑道被留在了记忆里。
改变的还有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虽然教室里还有黑板和粉笔,但是董翼和同事们更多的是使用白板和多媒体交互教学。备课不再是原来厚厚的备课本,而是使用“云课堂”,教案、课件、学案都存在云端,走到哪里都可以开讲,学生回家也可以上网学习。
40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17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79.49亿元,是1978年的3889倍。
新世纪之初,宜昌开始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兴建寄宿制学校。到2017年12月,全市小学由2001年的1084所减至254所,教学点由396个减至39个,初中由219所减至138所,小学校均规模由283人上升至654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实现了“校点调少、规模调大、队伍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
为了让优质的教师资源公平共享,政府出钱招考骨干教师到偏远地区,保证了校际教育资源、教师待遇均衡。与此同时,城区开始严格执行划片就近入学,让“择校”变成了历史。
进入新世纪,宜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特色教育让教学内容活泼多变,学生个性百花齐放。
为了对接宜昌产业和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需求,2015年,市政府投资12.5亿元,建成宜昌职教园,占地近2000亩,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园区采取“一园四校”布局,实现资源高度共享。2013年,组建三峡职教集团,成立11个由行业主管部门与领军企业牵头、相关职业院校与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有力促进职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40年改革开放,从破烂的平房到敞亮的教学楼,从木制黑板到信息化课堂,跨越了全面普及和公平教育两大关口,“有学上”的任务已经完成,“上好学”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网上挂号预约随来随走
40年前,医生看病大多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遇上疑难杂症,患者只能外出武汉甚至“北上广”求医;如今,B超、螺旋CT、核磁共振等现代化设备,成了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区域性的医疗中心让更多的疑难杂症在宜昌就能确诊。
邹秀兰, 1985年开始在宜昌市一医院工作,是市一医院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宜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当时的医院只能开展基本的放射和化验,医生习惯用听诊器和血压计为病人看病。”40年里,专业化的设备不断更新,医务人员的数量也翻了几番,最让邹秀兰惊叹的是通讯方式的改变:“那时候我们每个科室一部电话,出现特殊情况靠电话沟通。现在不仅可以远程会诊,病人出现危急情况,还可以通过直升飞机进行抢救,放在40年前,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40年发展,区域性医疗中心逐步形成,智慧医疗在宜昌全面推广。
2014年起,依托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昌开始“订单式”免费培养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如今,314名定向委培的毕业大学生村医已到村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实现了标准化建设,村民“小病不出村”的愿望得以实现。
2015年5月,当阳试点分级诊疗。当年8月,宜昌各级医疗机构完成平台建设和系统对接,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在全市推广。如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市基本建立,2016年以来,全市县域内就诊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在城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了居民的边界就医圈;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的95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保证了市民 “小病在社区”。
40年来,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也大幅增长。1978年,全市拥有医疗机构数仅540个,拥有床位数8867张,只有5943名医生,1613名护士。到2017年底,全市拥有医疗机构数3013个,拥有床位数达28180张,医生10919人,护士14483人。
40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投入从1978年的1084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34588万元,一批水平高、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相继建成。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全市共有3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疾控中心检验所为国家认可委确认实验室。
2015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掌上智慧医院正式上线。智慧医疗打造了全市范围内跨医院便捷就医服务体系,实现了手机预约挂号、电子病历全覆盖、实时查询诊疗记录、健康管理等多种功能。
40年的发展,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网上预约挂号,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健康水平也稳步提高,宜昌人均期望寿命由1978年的68岁延长至2017年的78.52岁。
社会保障让百姓不惧将来
社会保障是见证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窗口。回望宜昌社保走过的历程,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实现全面覆盖,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人民生活越来越有底气。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09年,我市正式开始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随后迅速覆盖法定人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首次将“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障范围,作为无稳定就业、无固定收入人群的兜底制度,成为参保门槛最低、覆盖人群最广、可及性最强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老有所养,民之所盼。宜昌一直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以来,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4年上调,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已由2005年的571元,上涨至2018年的1866元,上涨幅度达226.8%。
全民医保,民之所愿。1998年7月,我市医保在58家国有企业开始试点;2000年12月,城镇职工全面纳入医保体系;2004年,灵活就业人员开始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2008年,医保政策覆盖到城镇居民;2018年,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并,形成城乡一体的居民医保体系。截至2017年底,宜昌市纳入医保体系、享受相应医保待遇的人群囊括了城镇职工、个体劳动者、城乡居民、离休干部、残疾军人、1953年底前复退军人等,市本级人数达到80余万,全市达到400余万。
减负担还需保大病。2015年,我市职工大额医保年度支付限额由30万调整到35万;2016年,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支付限额由35万调整到40万;2018年,居民基本医保年度支付限额由8万调整到12万。目前,我市职工基本医保、大额医保、二次补助年度报销限额累计达到55万;居民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年度报销限额累计达到52万。
2017年底,全市参保总人数达654.5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5%,失业保险参保达5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达60.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达47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三峡日报记者 刘晶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