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修生态内修人文 办好“民生小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改造后的胜利二路社区和平佳苑小区停车井然有序,环境优美。记者 吴延陵 摄
央视报道我市私家车隧道礼让救护车的故事
城区隆中路小学附近的交警护学岗 记者 吴延陵 摄
以休闲运动为主题的城东公园 记者 杨柳之 摄
戴上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桂冠,宜昌熠熠生辉。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宜昌将上下求索精神深深融入宜昌文化血脉,成为新时代全市人民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重要动力。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建行动,宜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张张笑脸中,我们看到了幸福的涵义,从一件件民生大事中,我们看到了幸福的源泉。上下求索,宜昌用实践诠释宜昌经验。
城市有品位
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什么是最高的荣誉?宜昌市民会这样回答:“全国文明城市!”的确,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文明和谐程度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软实力。
从2011年宜昌第一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宜昌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宜昌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宜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共创,让城市更文明。
9月1日18时,一辆从恩施巴东县人民医院开来的救护车一路闪着警灯,开到了宜昌城区东山隧道入口。虽然此时正值晚高峰,隧道内车辆很多,然而当听到救护车鸣笛后,司机纷纷将车辆靠边,为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病人家属感动地说:“非常感谢宜昌的司机和交警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段场景也被视频探头如实记录下来,并登上央视播出,感动了全国观众。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源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文明革命,文明礼仪已经深入人心。宜昌坚持思想引领,把城市文明作为第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宜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城市文明作为第一目标,以更加科学的规划、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贴心的服务,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迈进,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成效,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要求“同频共振”,在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使城市变得越来越有品质,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文明。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
塑形与铸魂同举并重
停车难、买菜难、如厕难……宜昌在发展过程中,痛点痒点并存。人民群众的“痛点”,就是文明创建的着力点。在文明创建中,宜昌市坚持创建惠民、共建共享,把创建过程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突出问题的过程,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创建红利。
为了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宜昌实施惠民三年行动,杂居小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涉及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改造杂居小区541个,改造和新增城区农贸市场77家,市民从家门口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
为了解决停车难,宜昌整合资源、全域统筹,利用城市边角地建永久性停车场、利用征用地空置期建临时停车场,新建停车场30个,新建道路泊位5800个,打造智慧停车系统,停车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杂居小区变新了,农贸市场规范了,交通秩序改善了,城市绿化变多了……一项又一项民生工程开工建设,宜昌从里子到面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文明既要外修生态塑颜值、又要内修人文塑气质。宜昌实践证明,抓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坚持内外兼修,只有生态与人文内外兼修,塑形与铸魂同举并重,才能形神一体、浑然天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创建惠民
办好百姓天大小事
2017年12月1日,改造后的胜利三路铁路道口“闪亮登场”,除了双向四车道外,道路两侧分别隔出了人行道,实现了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有效分离,通行效率大大提高。至此,困扰宜昌市民20年的“肠梗阻”变通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宜昌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便民利民,实施畅通工程,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实现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人畅其行。
建设港湾式公汽站台、优化掉头工程、完善三峡快速路匝道……今年以来,宜昌市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地下与地上并举、规划建设管理并重、陆运水运空运相融的原则,全力做好城区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为民打造一条畅通之路。
解决老百姓“天大的小事”,处处彰显人文关怀:井盖跳响长期困扰市民出行,夷陵区尝试在井盖内铆一层橡胶垫圈,一个小创新解决了大难题,迅速在全市推广;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越来越突出,宜昌启动“畅通工程”,打通道路微循环,见缝插针新增汽车泊位;西陵二路快速路施工现场,住建委往门洞硬质混凝土上包裹软垫,在施工围挡边设置沙袋,防范市民撞伤。
宜昌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文明创建的根本价值导向,把创建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把惠民生看得比“拿牌子”重要,把创建过程变成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问题的过程,变成化解各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变成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文明创建实践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三峡商报 记者 杨春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