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 核心价值观筑心灵丰碑

常年活跃在长江宜昌段岸边,清理垃圾保护母亲河的“三峡蚁工”。(资料图)

温暖流淌,大爱宜昌,处处有情。在农村,乡土宣传队义务宣传党的理论,在基层,秭归县在宜昌的流动党员有了“家”,在百姓中,凡人善举感动中国。

铸魂育人,核心价值树起心灵丰碑。每个宜昌人都有一个强大的小心脏,它们装下文明,释放无穷的能量。

“精神货郎”用乡音传党音

“乡土宣讲队”每年宣讲1万场

翻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一书,沉甸甸的文字让人冥冥之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厚厚的上、中、下三册,每一个字都是那么有力量。这是宜昌市委党校退休教师陈人海13年呕心沥血,为县及县以下基层干部所写的简明党史教材专著。

为了传播信仰,陈人海克服癌症病魔,用心、用情、用爱写下适合基层干部阅读、近百万字的党史巨著,并以80岁的身躯四处上党课、授党史,启迪青年人的心灵。

以陈人海为代表,我市涌现出“夷陵大禹”张宗淮、“燃尽生命写忠诚”的李林森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打造出一支生活在百姓身边、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乡土宣讲队伍。近年来,我市各地涌现出1400余人的“乡土宣讲队”,以乡音传党音、以村情释国情,每年开展基层理论宣讲1万场、受众30万人次,被中宣部评为湖北唯一的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精神货郎”。70多岁的移民干部王昌梅,义务为群众宣讲党的理论50年、讲课1000场,越讲越觉得“不忘初心更坚定”“继续前进更有力”。伍家岗艾家嘴社区“爱讲团”宣讲队80多名党员进社区楼栋、进家庭学校,把党的好声音、新政策送到百姓心坎上。

在宜昌,王华君有着多重身份:开了20多年出租车的的哥、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慷慨解囊帮助困难群众的“活雷锋”……在他的倡导、带动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秭归县在宜昌务工的党员们有了“家”。他们积极为打工乡亲排忧解难,成为乡亲们的坚强后盾和贴心人。宜昌“红色义工”用党心聚民心,全领域、全地域、全要素、全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系统建设,真正让党员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

凡人善举感动中国

群星璀璨构筑“好人之城”

罗长姐、李广佳、刘发英……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宜昌传颂全国,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也让宜昌有了“好人之城”的美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引领一座善城。宜昌注重宣传教育和融入融合,着力打造好人之城、诚信之城、志愿之城,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上世纪90年代学习身边典型潘星兰、杨大兰,再到“宜昌好人”感动中国,宜昌在推动城市文明实践中,致力用心中“英雄”和身边典型引领价值追求。

每个双休的清晨,在宜昌城的长江岸边,有男女老少200多人聚集在江滩上,清理淤泥中的各种垃圾。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三峡蚁工。

志愿服务汇聚爱心暖流。宜昌坚持以志愿服务活动聚城市大爱,引导市民群众参与道德实践,汇集文明创建的浓浓暖流。大力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站12000个,建成志愿服务实践基地150个、志愿服务组织1700个,全市注册志愿者达60万人、每7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

设立市级艺术节

每年500万元扶持文艺精品

深厚的巴楚文化底蕴,是宜昌的优势和特色。近几年,该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和普及。峡江号子、长阳山歌、南曲等16个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经发掘整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茅。宜昌国旅的导游说,他们接待的外国游客,最喜欢观看这些地方民间文艺节目。宜昌的文化魅力,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文化为城市代言。宜昌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连续多年举办长江钢琴音乐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办出了“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唯一全国性端午文化活动,已在宜昌举办五届,展示了世界端午在中国、中国端午看宜昌的文化自信。

宜昌在湖北率先设立市级艺术节,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创作了《江河恋》《巴土恋歌》《宜昌保卫战》等一批文艺精品力作。连续10届11件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5件作品荣获全国群星奖,2台舞台剧目获全国文华大奖和特别奖,40多件作品分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等大奖,居湖北第一。(三峡商报 记者 杨春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