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推进与中心城区深度融合观察:主城融合起宏图

编者按: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作为“双核驱动”中主城五区的重要一极,夷陵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基础、有决心担当“城区核”的重要增长极。该区认真落实市委对夷陵区各项工作“优于”“高于”“雅于”中心城区的要求,突破“小城区、大农村”制约,以主城融合攻坚为主抓手,特别注重与宜昌中心城区在情感认知、城市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深度融合,以更加“严紧硬实”的作风,建设“强区主城、富美夷陵”。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现已取得一定成效,探索出一条融合之路。从今天起,三峡日报推出“夷陵区推进与中心城区深度融合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城市发展中,每一个区域总是在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成为不可取代的增长极。

夷陵区,在宜昌城市“北联”中,正擎起主城担当,成为新的增长极。

沐峡江秋韵,探访夷陵。铺路架桥,筑楼建厦,治水覆绿,一项项重点工程拔地而起,主城融合攻坚勾勒出新的城市天际线。

空中鸟瞰,夷陵区与宜昌主城区山川相缪、街市相连、货港相通、繁华相映,已呈深度融合之势。

路路通——

不再为“一条路两个名”困惑

桔颂路(晨光路),朝阳路(陈家堰湾南路)……11月1日,记者在夷陵区“三路一匝”项目建设现场,看到2个项目牌上,都标有2个路名。

“同一条路,中心城区那边一个名,我们这边是另外一个名,让人摸不到方向。”夷陵区经发集团总工程师马远镈有些无奈地介绍。

由于历史原因,夷陵区内道路名称与中心城区同一相连道路存在“断头路”“肠梗阻”,名称长期不统一,境内高速出口名称也层级不一。比如,夜明珠路在夷陵区延伸段被命名为港虹路,“三路一匝”中的锦江大道在市里则对应为城东大道。

令人惊喜的是,宜昌“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这一困惑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得到疏解。

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夷陵区把完善的交通路网作为融入中心城区的先决条件,以构筑连接中心城区快速通道为重点,努力实现互联互通。宜黄一级路、伍龙一级路、港窑路夷陵区段、“三路一匝”(朝阳路、锦江大道、桔颂路、夜明珠匝道)建设正酣,伍龙一级路、朝阳路、锦江大道、桔颂路等预计年底通车,正在规划实施的有梅黄一级路等。

10多年来,中心城区通往夷陵区的主通道,仅靠一条发展大道。随着夷陵区“七纵一横”对接主城通道渐次打开,中心城区交通进入环线时代。

心相印——

“小城区、大农村”如何融入主城?

城区、山区、坝区、矿区、景区“五区”并存,亦区亦县。

夷陵2001年撤县设区,虽然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但不少夷陵人还是缺乏“宜昌人”的身份认同感。

“观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我们感觉一直巴在主城区的边边儿上。”小溪塔街道营盘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建华说,宜昌建设现代化强市,夷陵区已成主阵地,机遇在前,融入主城,坐不住,等不起了。

2017年底,夷陵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与中心城区在情感认知、城市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深度融合,建设情感认同更深、发展空间更广、城市品质更高、产业实力更强、城乡环境更美、整体服务更优的“强区主城、富美夷陵”。

“与一城共山高水长”——夷陵区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气魄、更强的自信来谋划推进各项事业,用“六个融合”主动对接,加快推进主城融合攻坚。

“我的眼中你最美”——中心城区快速拓展,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夷陵区“双向融合”,共同打造新的发展平台和康养胜地。

城无界——

“极核”裂变催生一片热土

平湖半岛、夜明珠、梅子垭、郭家湾、杨家场……这些都是夷陵区与主城曾经的“界”。

如今,站在一个个项目工地上,发现夷陵区与中心城区已然“无界”,甚至“跨界”(指代建工程)。

转身,城在林中景有别;远眺,大道通衢指日待。

在“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中,以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夷陵五区为一核,夷陵区在“主城五区”中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产业门类最齐全。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冲破物理界限深度融合,让夷陵区与中心城区产业协同效应更强,让城乡统筹棋局更新,让生态环境更美,让“夷陵购买力”更强。

12月,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项目将开工,这为夷陵区推进主城融合带来重大机遇。目前,该区生态先行,超前谋划,拆违禁违,高铁宜昌北站片区有望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经济增长点和美好人居。

“推进与中心城区融合,是新时代赋予夷陵区的新使命”,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表示,夷陵区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一马当先的气魄,全力塑造城市极核功能,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生态福利。(三峡日报 记者 金贵满 叶小梅 通讯员 袁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