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留学生敏索。 记者 付蓓蓓 摄
“怎样检验麻醉药品的效果?”“钢琴生产哪些环节采用的自动化工艺?”10月18日,三峡大学留学生走进宜昌企业参观,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缅甸小伙Maung Myint Soe(中文名“敏索”)始终走在队伍的前列,不时用中文提出疑问,向企业工作人员寻求答案。
一年前,初到中国,敏索对汉语几乎一窍不通。为了学好汉语,他每天都会花上两小时,宅在房间里大声朗读汉语诗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一番苦功后,敏索的汉语水平进步飞速。10月2日,在三峡大学庆祝办校95周年、本科教育40周年文艺汇演上,敏索更是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担任男主持,成为了现场的一大亮点。“虽然很紧张,但是更多的是兴奋,很开心能够留下关于这场盛会的记忆!”
在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和宜昌市第三届朗诵艺术大赛中,敏索和几位留学生同学一起朗诵的《水调歌头》作为优秀节目参加了展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明白其中意思之后,我心里感慨万千。”中国古诗词里丰富的情感表达,深深触动着敏索,他说:“读起来很动人,让我想到那些正拥有着或已失去的亲人朋友,我很想念他们。”说到这里,敏索又说起了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远在异国他乡求学,尽管思乡情切,敏索正努力适应着在中国的生活,在宜昌创造着留学记忆。
在宜昌生活了一年,敏索到过三峡大坝,游过三峡人家……他感叹:“风景真的很美啊!”而宜昌的美食更让敏索感到兴奋:“西瓜、柑橘好吃又便宜,这是在家乡难得的美味。”明年,敏索想自己写一首中文歌,取名为《欢迎来到宜昌》,他说:“想把宜昌好吃、好玩、好看的全都写进歌里,用歌声传达宜昌的‘美’。”
行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敏索喜欢去大学校园感受人文气息,更喜欢去探索城市的政治和历史。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宜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只呆了一年,但敏索对宜昌的发展变化也有所感知,他说:“不管是城市发展还是文化旅游,宜昌都做得很棒。我想今后宜昌需要更多地向全国全世界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宜昌,把好资源带过来,促进宜昌更高质量发展。”(三峡日报记者 田小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