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最担心的是形式主义。”这恐怕是许多中小企业的共同心声。
经济要发展,企业要生存,我们怎么办?唯有转变作风,沉下身子,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和服务发展上,才能不断推动全市经济工作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一提起建立新型政商关系,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就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拒商、远商、避商、怕商,不敢与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交往,怕瓜田李下说不清。如此谈商色变,敬而远之,必然影响发展。其实,只要我们心底无私,完全能崇“亲”尚“清”两相宜。
宜都“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服务重点项目时不我待,甚至“读秒”推进。有了这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推进项目、服务企业才会有真心、动真格、见真效。远安推进“秘书式参谋、保姆式服务、警卫式保护、亲情式关爱”,这种“有温度”的服务,一定会带来超乎想象的效益。西陵区开评“能力之星”,激发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提升能力。这些转作风、抓落实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设身处地拉一把,他们也就挺过去了;如果我们不管不问,或是相互推诿,企业就会陷入泥潭,难以自拔。企业没有效益,何谈经济发展?
其实,热心服务、有效服务,有时比“优惠政策”更重要。一个地方要想加快发展,必须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新的“宜昌速度”,才能铸就更大辉煌。(三峡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