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看看咱扶持点脱贫项目。”10月12日,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组织22名留学生来到宜都市枝城镇洋津畈村宜枝独秀蔬菜专业合作社,实地感受宜昌的精准扶贫。
合作社理事长——精准扶贫户刘中芹,流转土地近百亩,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今年,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将大球盖菇的种植作为精准扶贫项目在全市七个县市推广。宜枝独秀作为试点之一,首期将种植5亩。
留学生在学院副教授杨进的指导下,在铺好的秸秆上先后撒下玉米芯碎屑与菌种。“这么简单?多久可以长出来”?来自津巴布韦的“小辣椒”问道。“两个月!”杨进解释,以前的熟料栽培,要先发酵秸秆,耗时长、污染环境,现在采用的生料栽培,程序简化且环保。驻合作社扶贫书记张厚志接过话茬:“现在的菌种采用液体发酵,成本也不足原来的一半。亩产产值可达2万元,利润有1.3万元左右。
“哇喔”!留学生一阵惊呼,难以置信小小蘑菇产业竟有如此大能量。“蘑菇都卖得出去吗?”来自加蓬共和国拉瑞莎生出疑问。
“现在这种菇供不应求,将来可大面积种植”。杨进说,针对大球盖菇的酱、罐头、保鲜食品、即食食品等深加工技术已经成熟,未来可实现对产品的深加工。
“产学研结合促脱贫,说得就是这么干!”张厚志说。留学生们不住地点头赞同。
不远处,合作社会员正在为草莓地松土,留学生走近观看。“人工松土后,草莓地就要覆膜了”,张厚志笑着说:“谁来感受一下?”大一学生,来自利比里亚共和国的小伙子陈爱民饶有兴趣地接过小锄头,学着农民的样子左敲右敲。在得知合作社会员大多都是精准扶贫户后,他感慨:“我以为中国人均资源少,农民肯定穷,没想到宜昌的农民这么能吃苦,个个都靠勤劳致富”。
在蔬菜基地,留学生们了解了鱼菜共生、微滴灌等先进的农业技术模式。来自加蓬共和国的莎丽用手机拍下了微滴灌演示的一幕,在向技术人员询问详情后,她说:“在我的家乡,农民都像浇花一样为作物浇灌,特别辛苦。这种微滴灌技术节约又省力,希望将来也能走进加蓬的农村。”
留学生一路看,一路赞,欢声笑语回荡在美丽乡村。(三峡日报 记者 陈璐 通讯员 刘士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