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创建全省首个县级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从“工业强市”到“森林之都”

10月15日,宜都市正式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当人们对百强宜都的印象还沉浸在“工业强市”时,它又成功创成湖北省首个县级国家森林城市。

一座以工业立市的城市,如何在生态建设上走在前列?记者深入宜都探访,寻求答案。

方向——

一个决定“创” 出一片前途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相隔不过半个月,宜都市七届五次党代会召开,发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号令。

一前一后,似偶然更是必然。

从外部看,宜都地处长江中游,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在长江大保护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内部看,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已经是宜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其被动受困,不如倒逼自己一把,主动出击。”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如是说。

2016年8月,宜都一边加紧实施全域生态治理规划,一边正式向原国家林业局递交申请创建报告,决心以“创森”为抓手,倒逼宜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为宜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筑基。

思路决定出路,起点决定高度。“宜都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林城共进、城乡一体,山水相依、人文并修”,一个个具有宜都特色创建理念的提出,为这场“绿色战役”领航。

截至目前,宜都全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路绿化率、水岸绿化率分别达59.32%、14.11平方米、90.8%、81.28%,各项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如今,在城区推窗即可见绿,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村村有小游园,镇镇有大游园,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

破题——

五个“舍得”换来候鸟栖息地

“再过两个月,中华秋沙鸭就要来这里过冬了”,10月16日,走在天龙湾湿地公园,宜都市创森办指导科科长周建军满眼期待。去年,他第一次在这里拍下了“鸟中大熊猫”嬉耍和捕食的画面。

若不是当初的“舍”,怎会有如今的“得”?周建军回忆起两年前的情景。

那时候,宜都100家大大小小的码头占据境内20公里长江岸线,61家矿山无序采矿,84.47万平方米网箱养殖严重污染水质……一个个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宜都“喘不过气”。

“创森”如何破题?

哪里最难,就从哪里入手!宜都市委市政府提出——舍得“清、关、退、拆、治”,直击“创森”难题,彻底扭转生态被动局面。

2017年底,东阳光采石场与宜化邓家冲采石场正式关闭。有优质的灰岩、有好的销路、有资金提档升级,也必须痛下决心。“临近天龙湾湿地公园,在清江与国道的生态核心带内,必须关!”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邓书生解释。如今,一棵棵大叶女贞植满曾经裸露的山头。

两年来,宜都按照既定“作战图” “时间表”,攻生态治理之坚:清理非法码头74家,腾退并复绿岸线12公里;关闭矿山38家,完成矿山植被修复88.99公顷;清江、渔洋河市辖水域养殖网箱全部拆除,清江断面常年稳定在Ⅱ类水质以上;完成石漠化治理5070.47公顷。持续的努力换来了生态的馈赠。目前,宜都拥有生物种群资源近千种。近年来,仅鸟类就增加了75种。

固本——

“生态+人文”让绿色走得更远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绿色才能走得更远。今年9月,由宜都市陆城一小组织编写的生态环保教育读本《图说绿色生活》正式出版,宜都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有了生态教育的地方教材。

“我们的生态教育起步较早。”宜都市教育局局长沈锡阳介绍,2016年,宜都开始推广“生态童年”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争做“绿色生活之星”“生态小公民”等特色活动。生态教育,在下一代心中播下了绿色的种子。

在五眼泉镇,“五美四福”家风评比年年开展,该镇把“净美之星”“家园亮福”纳入其中,村民植树护绿、清洁家园成为树立好家风的重要一环。

三年来,宜都市先后培育了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柑桔公园、贵子湖湿地生态科普馆、龙山森林人家等一批林业生态文化载体,举办了“紫荆花节”“桃花节”“杜鹃节”“杨梅节”“茶乡女儿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和节事活动。“这些文化载体在承担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明职能的同时,也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宜都市“四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光立介绍,2017年,宜都市接待森林旅游游客30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2亿元,同比均增长10%。(三峡日报 记者 陈璐 通讯员 朱灿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