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霁:坚持学思践悟 生态人文兼修

10月15日,市委书记周霁就我市干部群众热议的《一株树的意外之死:脚踩泥土,你不该只爱眼里的风景》报道作出批示,要求坚持学思践悟,做到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推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明创建取得更佳效果。

周霁在批示中说,一株树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明创建都应尊重群众意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才会取得更佳效果。他希望全市各级干部都能学思践悟,坚持内外兼修,努力把宜昌建设得更加美好。

15日,三峡日报刊发了这篇反映浙江浦江一株“共籽树”因常年吸引当地摄影爱好者拍照,导致树旁农田的荞麦年年被踩踏而被砍掉的报道。稿件见报后,受到广大党员干部、摄影爱好者和各界群众的关注,纷纷转发文章并参与讨论。(三峡日报 记者雷鹏程)

相关报道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一棵树的遭遇引发一连串思考和热议

日前,工作人员在夷陵区黄柏河清理漂浮垃圾和水草,以保护水质。 记者 黄余洋 摄

浦江之畔一棵“共籽树”被砍,引发千里之外宜昌市民的思考和热议。为何?共惜共情共鸣。

一棵树呈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市社科联副主席龙会忠说,看似是自然的产物,它所折射、叠加、沉淀的,是人们在外修生态与内修人文之间的失衡,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大家都觉得自己素质很高,但是在不经意的“砍树”行为之下,我们有没有值得汗颜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应该好好反省。

思考一:做文明的游客要各美其美

《脚踩泥土,你不该只爱眼里的风景》这篇文章让官庄白羊花园的黄芹深有感触,她种的上千种欧式月季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经常有人来拍照。本是让她很欣慰的事,但她时常不堪其扰,有人在花园里乱丢垃圾,一天下来枝条要碰断好多。有次去阻止一位游客,竟遭反驳:“我还没说你的花把我的衣服弄破了咧。”气得黄芹当即在朋友圈发出了逐客令。

“既要生态美,更要人文美”“无论镜头前的风景有多美,请首先确保你拍风景的样子也很美!”文中的两句话引起了广泛共鸣。

大公桥社区居民周建萍说,对于城里人来说,那棵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对于附近的农民来说,这棵树的存在却是影响收成的因素。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作为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上班族,每到节假日我们也会选择近郊出游,看花看树尝尝农家乐,“共籽树”的故事提醒了我们,要做文明游客,学会换位思考。

港务社区工作人员尤小兵说,你需要全身心地感受“美”,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的享受这种“美”。还有人正在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播洒汗水。你的追求践踏了他人的追求,你眼中的美瞬间成了他人眼中的恶,能责怪他人么?须知,我为人人在先,人人为我在后,多为他人的处境着想,才是真正的美。

思考二:文明创建要美人之美

游客伤苗,老农伤树,各失其美,这种因独美而相害格局在我们城市管理中也屡见不鲜。共籽树遭遇让胜利一路社区书记彭梅想到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既能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又能做到低碳环保,更解决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它的到来深受老百姓喜爱。但随之出现的单车随意停放,乱堆滥放,甚至恶意损坏,却给城市管理造成了极大困扰,反而影响了城市文明环境。”

胜利一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肖山由此想到了城市建筑外立面整治。建筑外立面整治让临街旧房外墙焕然一新,空调外机安装错落有序,临街门窗安装整齐划一,夜间霓虹灯光美不胜收,老旧楼房华丽变身成现代新居,但少数房屋裂缝漏水、水管堵塞等问题却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居民生活仍有不便。我们既要让城市容貌亮起来、美起来,更要让市民生活的诸多不便少起来、好起来。

西陵区文明办副主任骆薇琳表示,文明随行,风景常留。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宜昌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努力有目共睹。只有身怀敬畏之心,才能营造共生之境,最终共建文明之路。我们只有在“因”上改变,方能“果变”。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思考三:乡村振兴要美美与共

远安县茅坪场镇“彩虹山庄”老板杨彩虹表示十分理解砍树老伯的心情。“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城里来的游客,为了拍照爬树、摘花、摘果子,我们也十分气愤,乡村风景再好,但是长期被人为破坏,肯定会产生很多矛盾,希望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更要保护乡村的生态坏境,协调好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夷陵区黄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陈说,共籽树展现着人与自然的真实情感,却又潜藏着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矛盾。共籽树的消失,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无穷智慧。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生态与人文的高度契合,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共进,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盘,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让越来越多共籽树的书写绿色、厚植规律、寄托乡愁。(三峡日报记者 翟雪莲 齐小宇 宋程程)

三峡日报评论丨内修“关键少数”的群众观

浦江“故事树”的意外之死,不仅在朋友圈引发了宜昌人的热议,更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关注。时间正引导人们一步步思考和领悟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

假如此事发生在宜昌,人们会不会问:为何没有提前发现老伯与游客的矛盾?为何不提前对这株风景树进行挂牌保护?为何不提前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这样的提问虽然只是假设,但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本该发现的没有发现,本能处置的没能及时处置,见事迟、反应慢,不正是群众观缺失的表现?

在我们身边,类似“故事树”这样的事并不鲜见:有的小区在整治中,盲目追求整齐划一,对好不容易长成的树一砍了之;有的事项事前不与群众沟通,不听取群众意见,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过不了多久,感觉不合适了又推倒重来,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环境问题的整治,简单应付,得过且过,前面“盖”后面“冒”,招致群众反感,等等。

这些群众观念淡漠的表现,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彻底脱离官本位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树得不牢,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不足,更没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是因为没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自视清高、自命不凡,对待群众利益诉求简单粗暴,遇到矛盾把“摆平”当“水平”,单凭自己的“一厢情愿”,才干出了不少“代民做主”而又使群众获得感大打折扣的事情。

由此可见,要避免浦江“故事树”在宜昌上演,作为“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在认真过好“群众关”上再下功夫,把自己当公仆、当学生,把群众当主人、当先生,打内心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特别是拆掉心中与群众的隔墙,平时坐得拢,遇事谈得成,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化解民忧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一道推动各项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征稿启事

三峡日报已开设“浦江‘故事树’引发的宜昌思考”专栏,将持续面向社会各界征稿,诚邀读者朋友围绕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推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谈感悟、说体会,共建更美好的宜昌。读者可通过“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投文或投图,或发送至:sxrbbjb@126.com。三峡日报将择优刊发,并在活动结束后对优秀作品给予适当奖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