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乡村去放飞梦想!

——全市“三乡”工程推进会参观点纪略

以“市民下乡”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气象,以“能人回乡”为乡村致富注入新动力,以“企业兴乡”撬动乡村建设大杠杆。

10月8日,出席全市“三乡”工程推进会的代表们走进夷陵区黄花镇,切身体会了“三乡”工程为乡村振兴带来的种种活力。

一份情唤回思乡能人

“十里樱花舞翩跹,飞瀑奇潭醉田园。”上洋村虽已是金秋十月,但一眼望去的山林草木与跃然耳畔的淙淙流水声,仍令人心旷神怡。

“从2016年试营业以来,三峡奇潭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近1200万元。”作为新晋旅游景区,一步步发展至今,负责人刘祖海感触颇深。

刘祖海是土生土长的上洋村人,经过数十年打拼,原本是宜昌市建筑及房地产开发行业小有名气的“大老板”,但家乡的“青山、深涧、奇潭”却始终让他念念不忘。

近年来,适逢黄花镇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形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鼓励乡贤能人回乡创业。瞅准机会,刘祖海带着一份乡情回来了。

累计已建成8000平方米综合接待中心、6000平方米奇潭宾馆、生态观光农业1000亩……景区建设逐渐完善的同时,村企合作也在逐步深化——上洋村将7000亩集体山林作股5%入股三峡奇潭,参与企业决策与保底分红,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

能人回乡带来的产业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可观收入,目前景区沿线已创办农家乐72家、民宿8家,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下一步,游客服务中心东部将新建康养小镇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年前开工。”黄花镇相关负责人说。

一间房盘活闲置资产

沿着乡间公路继续向前,路边一间名为“上洋公社”的农家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其创始人叫廖正萍,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久居城市的她,在一次走亲访友途中,无意间在上洋村发现一处闲置粮库,石头房屋的建筑风格、墙壁残留的时代印记,勾起她“开荒南野,守拙归田”的情怀。她意识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和她有同样的想法。随着三峡奇潭景区的日渐发展,她知道,商机来了!

投资80万元,以“怀旧”为主题,在原上洋粮站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集餐饮、住宿、休闲户外为一体的农家乐。

“还原得十分精致,很有创意!”“把情怀与商业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与会代表从里到外细细参观了一遍,纷纷点赞。

“上洋公社”只是“市民下乡”盘活闲置资产的缩影,今年,上洋村对全村闲置房屋进行了系统包装,结合市民下乡居住的不同需求,推出了5种套餐,吸引市民短租常住,反响热烈。

一座园撬动乡村建设

走进位于军田坝村的欣荣乡村公园,不仅青山秀水令人流连,一应俱全的娱乐项目也妙趣横生。特色餐饮区、田园观光区、山水游览区等七大区块,规划明确,体验感十足。

科学的规划建设背后,自然少不了专业的团队支撑。欣荣乡村公园投资方为宜昌军田坝拓沣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了充分发挥山水优势,高标准建设乡村公园,公司耗资30万元聘请多名专家,耗时一年编制公园旅游规划。

乡村公园兴建以来,累计投资6800余万元新修硬化公路8.7公里,景观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不仅极大地改善周边农户出行和居住条件,还通过推广“双绿双水(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种养模式,成为了当地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催化剂。

放眼望去,乡村公园只是其中一角。依托本土山、水、田等生态资源,覆盖黄花场社区、军田坝村、背马山村,集科技农业、文化体验、科技普及、创意教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军田坝田园综合体正缓缓展开。

“坚持农民利益为第一原则,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民’四位一体模式,打造国家乡村公园代表、全国田园综合体典范是我们的目标。”黄花镇相关负责人说。(三峡日报 记者 宋志豪 通讯员 刘颖 周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