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向英雄致敬

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今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宜昌,是一片有血性、有故事的深沉大地。从大革命时期至今,宜昌这片热土上,深埋着4000多位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烈士。

在“烈士纪念日”的这个特别日子,推出特别报道,以图文形式,向读者推介宜昌境内10处烈士纪念场所。

一束白花,一鞠深躬,让我们铭记,在祖国强盛的背后,在美好生活的背后,屹立着这样一群舍生忘死的英雄。

向深埋宜昌热土的烈士们致敬!

东山烈士陵园

瞻仰地址:西陵区白龙井路1号

瞻仰路线:铁路坝卓悦广场右侧坡道步行至老火车站,经第一个右转路口进入隧道即可到达。(见图①)

陵园概况:1973年,市委、市政府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81年成立烈士陵园管理处,是宜昌市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英烈故事:宜昌烈士陵园纪念馆讲解员介绍,1949年7月,在解放宜昌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许多指战员阵亡和负伤后因伤牺牲。 47军139师415团参谋长路冠英是在解放宜昌战斗中牺牲的最高级别解放军指挥员。1949年7月10日,上级把夺取镇境山的主攻任务交给415团。15日,路冠英带着二连进至山右侧,迅速占领了镇境山的小山头。他指挥部队连续击退了敌人两次进攻,在敌人的第三次进攻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后来老火车站处修建了烈士陵墓,将原葬于白骨塔、东山坡下和镇境山及当阳玉泉寺的部分烈士遗骸174具火化后陈入墓中。(三峡日报记者 肖敏,通讯员 雷雨濛)

宜都市烈士陵园

瞻仰地址: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三组

瞻仰路线:由宜都陆城至枝城镇方向驶入枝宜大道,在磐石酒店路口左转直行,过十里铺村委会至实验小学十里铺分校路口右转继续前行,沿龙山休闲山庄、民兵训练基地直行500米即到。(见图②)

陵园概况:宜都市烈士陵园前身为宜都烈士纪念塔。1986年,原烈士纪念塔迁建龙山风景区,1987年更名为宜都市烈士陵园,1996年建了革命烈士纪念馆。2016年,对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和革命烈士广场进行了维修扩建。

英烈故事:宜都市是著名的老苏区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祥地。土地革命时期,贺龙率领红军多次转战宜都境内,湘鄂西苏区创始人周逸群、段德昌在宜都点燃暴动之火,创建了枝(江)宜(都)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宜都儿女投身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有红军师长叶光吉、中共襄西地委书记苏震、宜昌市第一位共产党员胡敌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宜都共有249位英烈光荣献身。(三峡日报记者 陈璐,通讯员 李凡凡)

枝江烈士陵园

瞻仰地址: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办事处江口更生路5号

瞻仰路线:沿318国道往东走,经过枝江老酒厂,江口桥头(不过桥)右转下坡直行300多米即到枝江市烈士陵园。(见图③)

陵园概况:为了纪念革命先烈,中共江口镇委员会、江口镇人民委员会于1963年5月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2015年,枝江市委、市政府征地扩建烈士陵园,陵园占地8000平方米,是枝江市最大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

英烈故事: 1949年4月23日,我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随即,百万雄师乘胜追击,西进南下,于七月初打响宜沙战役。4月17日,枝江全境解放。此役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为主力,激战十个昼夜,歼敌一万五千余人,为我军南进湘南,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在宜沙战役中,29名革命英烈为国捐躯,由于战斗激烈,建制不断变化,人员调动频繁,这29名烈士的档案资料严重缺失,成为真正的无名英雄。(三峡日报记者 黄彦乔)

襄西革命烈士陵园

瞻仰地址:当阳市环城西路

瞻仰路线:自驾由长坂路子龙转盘往远安方向环西路交警大队斜对面进关公文化园大门100米向右,行驶500米后即到烈士陵园大门。(见图④)

陵园概况:该烈士陵园始建于1991年6月,由牌坊、纪念碑、纪念馆、陈列馆、烈士祠、纪念墓群六大主体建筑组成,纪念碑体高22.5米,碑座64平方米。

英烈故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襄西苏区是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1927年9月举行的瓦仓起义,打响了鄂西秋收暴动的第一枪。抗日战争时期,相继建立了多支新四军襄西地方武装,并与其它兄弟部队一起组建新四军五师第十五旅,创建了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襄西军民完成了掩护中原突围部分部队,隐蔽和转移大批干部的任务。1948年初,又重建了襄西解放区,配合解放军南下大军,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陵园陈列馆陈列了624名区营级以上烈士的革命事迹,这些烈士中有当阳历史上第一任中共县委书记李超然,他是瓦仓起义的总指挥。(三峡日报记者 尤蔓,通讯员 夏鹏)

瓦仓纪念碑

瞻仰地址:远安县茅坪场镇瓦仓村

瞻仰路线:自驾从呼北高速G59远安收费站下高速后沿S224省道行驶约8公里右转过远安县沮河二桥进入安泰大道,行驶约1.6公里进入鸣凤大道,2.4公里后进入X226县道,行驶约15公里后转入003乡道行驶5.5公里后到达。(见图⑤)

陵园概况:1987年7月,在“瓦仓暴动”60周年之际专款修建纪念碑。1998年被评为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在瓦仓起义80周年之际,进行了全面维修。

英烈故事:1927年8月下旬,中共鄂西特委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瓦仓首先发动武装起义。9月7日,瓦仓起义指挥部成立,李超然任总指挥,组成“瓦仓农民自卫团”。 14日夜,瓦仓起义爆发,一举捉拿反动官吏和土劣80余人,并将罪大恶极的土劣雷声之等30多人处决。瓦仓起义创建了鄂西地区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和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工农革命政权——瓦仓区工农革命政府,诞生了鄂西第一支脱产的工农武装——鄂西挺进大队。如今,瓦仓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瓦仓起义中的英烈们。(三峡日报记者 廖全,通讯员 陈林)

杨大兰烈士之墓

瞻仰地址:枝江市董市镇草台村凤凰山

瞻仰路线:到枝江后走安董路——平新路(起点平湖,终点新周场)——西干渠往东1公里即到。(见图⑥)

陵园概况: 1990年4月修建,成为宜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五四等节日期间,都有成批的青少年到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英烈故事:杨大兰,枝江市董市镇人,生前是董市镇信用社桂花分社职工。1989年12月25日凌晨,杨大兰、潘星兰值班守库。两名蒙面歹徒越墙潜入分社院内,撬门持刀抢劫。杨大兰、潘星兰闻声起身后,房门已被撬开,歹徒持刀威逼她们交出保险柜密码及钥匙,杨大兰、潘星兰临危不惧,拒不说出密码和钥匙存放处,与歹徒周旋。杨大兰被歹徒逼进厨房连刺九刀壮烈牺牲,年仅19岁。杨大兰1990年被追授为全国金融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英雄青年、全国金融卫士、治安英雄、革命烈士等称号,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被追授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三峡日报记者 黄彦乔)

兴山县烈士陵园

瞻仰地址:兴山县黄粮镇店子垭村张家河,古界(古夫至界牌垭)公路距新县城7公里处。

瞻仰路线:乘坐808城际公交从宜昌城区到达兴山县客运站,转乘古夫至黄粮的客运车,在张家河料厂处下车,步行约15分钟到达。(见图⑦)

陵园概况:兴山县烈士陵园始建于2012年12月,分别于2015年、2016年推荐为县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烈故事:据兴山县烈士陵园管理人员介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兴山先后有156人牺牲。兴山县高桥乡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早在1928年共产党员黄中立就深入高桥苏区发展地下党组织。1930年8月18日,巴兴归三县联防剿共团长邓维楚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撂稗子”惨案,下湾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陈大斌、妇联主席曹友娣等17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被押赴官田岭。曹友娣和革命同志昂首挺胸,走向刑场。曹友娣怒视刽子手,与其他同志英勇就义,年仅28岁。如今,部分烈士墓碑安放在陵园内。(三峡日报记者 荣飞,通讯员 王支东)

长阳烈士纪念碑

瞻仰地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桃山社区居委会长安街

瞻仰路线:自驾由沪渝高速贺家坪出口沿318国道至碑坳段,经217省道火烧坪方向到达资丘集镇,长安路(资丘财政所)后100米即可到达。(见图⑧)

陵园概况:长阳烈士陵园建有贺龙元帅题词墙、七十七烈士纪念碑、英烈墙、烈士墓、纪念馆等主体建筑。全县共有烈士921名,其中“七十七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7年,重建于1968年, 1988年迁建于现址。

英烈故事:据长阳烈士陵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1929年7月9日,共产党员李勋(土家族)、陈泽南、李子骏(土家族)等率部1000余人举行“西湾起义”,创建了第一支以土家族为主体的红军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8月5日,六军于资丘遭敌三路偷袭,参谋长李子骏率百余勇士浴血奋战,掩护主力突围后壮烈牺牲。前敌指挥兼军法处长陈泽南、师长向泉山等人弹尽先后被俘,集体就义。军长李勋、副军长陈寿山率部突围成功,转战湘鄂边地区,李、陈先后牺牲。(三峡日报记者 梁剑,通讯员 黄文胜)

共同革命烈士陵园

瞻仰地址: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同村四组

瞻仰路线:自驾由城东大道或峡州大道进入东站路,在共同科技企业创业园红灯路口转入桔乡路,过共同沁苑小区沿桔乡路继续前行到电动汽车充电站路口,进入到变电站门口停车,上坡步行50米左右即到。(见图⑨)

陵园概况:该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5月, 1997年由伍家乡把七个烈士墓合并成一个烈士公墓,并竖立烈士纪念碑,同时修建了一条通向烈士陵园的青年路。

英烈故事:负责该烈士陵园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介绍,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追残敌经九江至武汉到宜昌,准备解放宜昌后乘胜渡江到重庆。野战军指挥部在共同村胡家老屋设有一个野战医院,在战斗中受伤的官兵被送至此医院医治。随着战斗的不断深入,医院也随之步步迁移。此时已有24名官兵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并医治无效壮烈牺牲。野战医院后勤部在迁移之时把24名英烈合葬成七个公墓于此,并为他们立下墓碑。(三峡日报记者 易玮玮,通讯员 李娇)

猇亭烈士纪念碑

瞻仰地址:古老背街道蔡家畈社区3组沁水湾山顶

瞻仰路线:自驾经猇亭大道在六泉湖广场旁左转进入六眼冲路,前行约2.3公里左转上山即到。(见图⑩)

陵园概况:1958年5月,为纪念1949年7月解放猇亭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古老背镇政府在兴善寺小学(现猇亭中学)花园内,建起一座烈士墓塔。1975年6月,烈士塔迁往蔡家畈1组;2002年,烈士塔迁建磨盘溪水晶山;2009年迁建古老背街道蔡家畈社区3组沁水湾山顶。

英烈故事:1949年7月,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为摧毁国民党长江中游防线和西南联防计划,打通大西南通道,7月13日凌晨2点,第13兵团第47军第140师第418团团长黎原,率部奔袭古老背,阻止国民党军渡江西逃和解放古老背。8时许,战斗打响。我军兵分两路对敌军展开猛烈攻击。10时许,战斗胜利结束。此战全歼敌第490团2个营、俘敌663人,粉碎了敌军企图渡江西逃的计划,古老背亦获得解放。战斗中,7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三峡日报记者 袁静,通讯员 张丹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