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致敬!这位残疾教师坚守大山任教40年

残疾教师坚守大山任教40年,面对最后一位学生

陈传斌说:“一个都不能丢下!”

图:坐在讲台上,陈老师告诉陈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在哪里。

9月7日上午8时,陈传斌准时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10岁的陈烨已坐在教室里等待了,他是学校唯一的学生。陈烨的奶奶在窗外站着,她是学校唯一的陪读。

这里是位于五峰湾潭镇锁金山村六组的“武钢大面希望小学”。学校东北角,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里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也没有孩子们嬉笑打闹的身影,因为整所学校只有两个人:一名残疾老师和一名学生。

五峰湾潭镇位于武陵山脉最深处,从宜昌出发到镇上要翻过几座大山,约3个小时才能抵达。从镇上到锁金山村,还要驾车走40多分钟的乡村山路。“之”字形的盘山公路,或多或少地阻挡了这座山村与外界的交流。

走进学校,一座三层教学楼,一座四层宿舍楼,校园不大但很新。今年58岁的陈传斌是该校唯一的老师。因3岁时的一次治病不幸造成左臂残疾,右臂也伸不直。1978年,高考失利的陈传斌经村里推荐,在村办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当时18岁,没想到一干就是40年了,1983年我还考上了省师范函授大学,成为全县第一个考上函授大学的残疾老师。1996年9月正式转为公办教师。”陈传斌说。

图:陈烨学会写“陈烨”两个字,陈老师教了半年时间。

9月7日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陈传斌在黑板上写了一排大字:“我叫陈烨,今年十岁。”写完字后,陈传斌用手指着黑板上的字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我叫陈烨,今年十岁”,但坐在台下的陈烨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个人望着窗外的树叶出神。10多分钟过去了,陈烨在老师的不断提示下才从嘴里发出了一点微微的声音“我叫陈烨”。一堂语文课就这样过去了。

“陪读奶奶”彭慧霞说,陈烨3岁时发现不会讲话,就到宜昌、北京等大医院治疗,医生说孩子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为了给孩子治病,一家人这几年花光了积蓄,可孩子没有一点好转,到了6岁还是一言不发。

听说上特殊教育学校能让陈烨开口说话,这几年彭慧霞和陈烨试读了周边的几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坚持下来。2017年1月,听说离家10公里外的武钢大面希望小学还有老师在教学,彭慧霞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陈传斌,陈传斌一口答应下来,并报镇中心学校同意为陈烨办理了入学手续。

下午6点,陈烨在奶奶的带领下在操场里慢跑,陈传斌也抽空拿出手机和家里的妻子联系。陈传斌的家就在学校的山脚下,但路程却有5公里。陈传斌除了周末回家,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和陈烨在一起。

陈传斌说:“40年来,这周围6个村庄众多的村民都是我的学生,可以说是桃李满山。我在学校除了英语没有教过外,小学的所有课程我都教过,特别是这一年,我还在网上研究学习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一年多来,陈烨学会了读写100多个汉字,数字会从1写到100了,变化很大,这也是我这一年多来最大的成果。”

图:学校周围的山路上,常常会留下师生二人的背影。

看到陈烨的变化,彭慧霞也很高兴。她说:“我把孙子送来上学,不是想让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小学毕业读中学,而是想让他在陈老师的帮助下多认识些最普通的字,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男、女等等,想让他长大后能更方便生活,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

“武钢大面希望小学”是在原村里老学校的基础上新建起来的,建成于1997年,开学时有467名学生、25名老师。但后年学生和老师越来越少,2006年只有200名学生10名老师,到2010年就只有18名学生8名老师。同年,武钢大面希望小学交由湾潭镇中心学校统一管理,武钢大面希望小学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转到了镇上,但陈传斌选择了坚守。

这一“守”就在大山里守了40年。湾潭镇中心学校校长骆祚超说,早在2002年,陈传斌就已是全市的师德标兵了,他曾20多次获得全县和学校的表彰,更是他们学校的优秀党员。去年,鉴于周围生源越来越少,同时考虑周围6个村只有武钢大面希望小学一所学校,教育部门决定留一名老师继续在当地承担教学工作,以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陈传斌又主动申请留了下来。

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陈传斌说:“哪怕这6个村就这一个小学和我一个老师,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一个都不能丢下,要让他们都能有好的未来。”(三峡日报 记者 李风 通讯员 胡光文 文/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