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创新“市场主体+”产业扶贫模式 打造脱贫攻坚产业链

“这就是露源公司的白茶基地,农户流转土地每亩一年1200块,在企业打工每天挣一两百块,有的贫困户一年在企业可以挣两万多!”满目苍翠,依山起伏。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党总支书记李胜手指着村委会侧后方的青青茶园对前来参观的学员说。

9月5日,全省精准扶贫项目管理研修班130多名学员来到建东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里的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该村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的情况介绍。

建东村引进江苏露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农户土地300亩发展白茶产业。公司通过“产销一条龙”服务,带动51个贫困户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该公司又在屈原镇铺坪村流转土地1000亩,复制建东村的产业扶贫模式。

近年来,秭归县针对贫困户发展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实际,创新“市场主体+”产业扶贫五种新模式,把脱贫攻坚植入产业链条中,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增收。一是“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组织全县49家农业企业,通过基地或合作社与贫困户无缝对接,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如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公司,依托峡口茶叶专业合作社与126个贫困户结对,为贫困户无偿提供茶苗、发放菜饼肥、配送农资,统一回收鲜叶。二是“龙头企业+贫困村+贫困户”模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对接,带动贫困村发展产业,助推贫困户增收。如秭归宜红茶业公司,在全县5个乡镇建立茶业加工厂和生产基地,通过租赁村集体土地建设厂房,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延长鲜叶收购和茶业加工链条,增加茶农和贫困户收入。三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县成立7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入社分红、技术培训、土地租赁、受托销售产品等方式帮带7043个贫困户,户平增收1000元以上。如秭归县康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68个贫困户发展药材种植,逐步形成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每户年现金收入8000元以上。四是“电商+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全县43家重点电商企业与贫困村对接,通过发展产业、销售产品、吸纳贫困人口务工等方式帮扶1542个贫困户,销售农产品600万元以上,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五是“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全县385个家庭农场与1920个贫困户结对帮带,户平增收1000元以上。

县委农办主任秦移山介绍,“市场主体+”五种产业扶贫模式,让市场主体带领贫困户选准产业、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将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条之中,有利于贫困户壮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产业脱贫有了坚实的依靠。(三峡日报 记者何宝喜、通讯员胡兴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