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榛子乡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兴山县榛子乡通过发展高山蔬菜、烟叶等产业,不断壮大绿色经济。通讯员 兴宣 摄

初秋时节,走进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兴山县榛子乡,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经销商正成群结队收购新鲜蔬菜;夏日的高温还没完全褪去,不少城区的游客也纷纷来到这里,在“避暑天堂”尽享一份清凉。

“今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年产值预计破亿元。”榛子乡党委书记李兴苗告诉记者,该乡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发挥产业优势、推进移风易俗,并积极抢抓兴山县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机遇,奏响乡村振兴的美丽乐章。

强产业,农民鼓起“钱袋子”

眼下,正是高山反季蔬菜收获的时节。9月1日中午,板庙村四组蔬菜种植户刘发成刚把装箱的西红柿搬上车,又接到浙江客商的订货电话。“完全忙不过来,我最近请了10多个人帮忙。”刘发成告诉记者,今年的蔬菜行情较好,西红柿每斤可卖到1.6元,他今年种植的25亩大棚西红柿,亩产高达1万多斤,形势非常可观。

在榛子乡,像刘发成这样的蔬菜种植户不在少数。该乡将农户全部纳入合作社进行管理,20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近3000名社员,共种植辣椒、西红柿、大白菜和昭君眉豆等蔬菜2万亩,村民年平均收入达到11339元,蔬菜种植真正成为当家产业。

榛子乡因海拔高、自然环境优越,生长的高山蔬菜备受消费者青睐。多年来,该乡通过不断研究种植技术,破解品种单一问题,让当地蔬菜种植形成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滥”的多元化格局。如今,“榛子乡”品牌蔬菜远销武汉、合肥、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兴了产业,鼓了“钱袋”。

树新风,富口袋也富脑袋

8月中旬,和平村二组村民沈某打算为考上大学的儿子举办“升学宴”,不料被村民举报,最终被乡风文明工作专班劝说,现场停办宴席。

“过去红白喜事都兴大操大办,比排场、比礼金,‘份子钱’成了大家的负担。”村民高仕权感慨,以前大家有苦说不出,现在村民参与抵制“人情风”的共识不断形成。

为了提升乡风文明,改变老百姓的陈旧观念,榛子乡去年4月率先在兴山县开展狠刹“人情歪风”专项治理,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屋场院子会,制定村规民约和宴席标准,并设立人情风“红黑榜”,违规操办的家庭及成员将上“黑榜”。

一年多来,工作专班入户劝导村民100多场,50多户村民听从劝导,41户主动放弃操办酒席,曝光违规操办并公布黑榜25起。大操大办的少了,文明节俭的良好风尚不断形成,村民们都拍手称快。

“我们将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精神需求,通过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李兴苗表示,该乡将继续探索破除农村陈规陋习的“良策”,从改变昔日的办酒规矩做起,让老百姓把钱用在刀刃上,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

抓机遇,乡村振兴正当时

今年夏天,位于榛子乡的清风岭露营基地和青龙口瀑布火了起来。清风岭气候宜人,10台房车在这里安营扎寨,每天都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在小木屋下搭起帐篷,听蝉鸣蛐声,感受夏日清凉。

“我们正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打造集避暑、康养、游乐、宜居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7月底,兴山县榛子黄粮乡村振兴试验区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榛子乡作为试验区的中心地带,具有生态、产业和交通等多种优势。据介绍,目前该地各种要素整合和土地规划调整、收储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李兴苗说,榛子将以此次乡村振兴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产业和文化振兴等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全面坚实的保障。(三峡日报 记者 荣飞 通讯员 谭俊逸)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