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丨杨岔路社区“积分创评”活动激发党群活力

“没想到参与一次公益活动,还能得到这样的肯定。”今年七一前夕,宜昌市三峡学院教师张纲响应全市“党员进小区”号召,参与了伍家岗区杨岔路社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及长江岸线捡拾白漂行动,得到公益奖励积分4分。

杨岔路社区2016年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党员积分创评活动,截至今年6月,累计积分总数达24976分,涵盖党员和部分非党志愿者114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参加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高涨,积分对象也进一步延伸至所有居民及联系社区的单位、走进小区的党员。

小小积分,带来的不只是物质实惠,更是社区不断增强的凝聚力和自治力。

积分源自一次“不服气”

说起积分创评的起源,杨岔路社区党委书记向群印象深刻。事情还要追溯到2016年7月,当时社区按要求开展“五星党员”创评,“按‘五星’标准,开始我被选上了,但有的党员不服气,他们觉得,作为一个党委书记,那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向群说。

对这类声音,向群不但没生气,反倒觉得这样的党员思想认识好,对党委工作关心。

于是,社区党委组织各支部党员代表先后召开17次座谈会,发动大家讨论合格党员究竟应具备哪些共性标准,并针对不同的党员身份和岗位实际,讨论制定对应的个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条标准赋予相应分值,达标的加分,不达标的扣分。通过这次大讨论制定出的积分考评办法,很快引起了上级组织部门关注,后被总结为“5+N+Y”综合考评体系。将彰显特色的“N”和见人见事的“Y”融入到统一规范的“五星”框架下,获得了党员们一致认可。不久,该考评体系在全市范围得以推广。

头雁先飞引群雁齐追

主观判断变为客观标准,在积分创评体系的激励下,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

老党员朱某经常参加公益活动,遇事仗义执言,在群众中颇有威望,可按合格党员共性标准,他却有一项要被扣10分——老伴在小区空地上种菜。面子上挂不住,朱某赶紧发动子女给老伴做工作,很快就铲除了菜园子。

从此,朱某挺直了腰板,逢人就讲“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公共区域养鸡、种菜、乱停乱放的越来越少了。

其他党员的服务意识也越来越强,曾经只有4人的熊祥国党员互助站逐渐增加到60多人,每天义务为居民提供义务巡逻、矛盾调解、交通劝导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居民雷佳珍受到感染,主动要求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坚持参加义务巡逻,积极为辖区居民提供帮助。居民王道成从农村来到城市,跟孩子一起住。结识社区这群无私奉献的党员后,他深受感染,主动要求参与志愿服务。

为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今年,社区将积分化管理模式延伸至所有居民,并新开设了 “公益汇”超市,陈列着米、油、洗化等日常用品,凡是参加做公益活动的都可以用积分参与兑换,实现“人人做公益、人人都受益”。

暗地“较劲”带来悄然变化

“以前社区党委组织学习,开展活动,都是稀稀拉拉几个人,更别提义务帮别人搞服务了。通过实行积分管理后,大家都不甘落后,暗地里‘较上了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杨岔路社区熊祥国党员互助站站长谢家宽说。

今年端午节,杨岔路社区组织包粽子大赛,16个业主委员会共组织了100多位居民参与比赛。每支队伍不仅有参赛选手,还有拉拉队,社区广场被挤得满满当当。

老旧小区改造需要推选业委会,一开始居民都不知道业委会是干嘛的。华星缘小区居民张先达当初半推半就当上业委会主任后,工作不积极,遇事踢皮球。后来在身边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思想上悄然发生了转变,如今,他在收集居民意见、小区日常管理等工作中越来越主动,发挥着领头雁作用。

经过不断总结和完善,日前,该社区一份最新积分标准也已出炉,涉及会议学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民风家风等四大类33小类。“杨岔路社区科学设计服务项目,探索开展党员、公益‘双积分’,有效引导、激励辖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有效促进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伍家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明海如是评价。(三峡日报记者 易玮玮,通讯员 石雯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