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宜昌,美丽的滨江城市。不可复制的山水禀赋,赋予着宜昌与众不同的城市底色。
如果沿着时间纵轴,展开宜昌的山水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宜昌的滨江线,不止是赋予了这个城市的血脉生命,更见证着宜昌发展、腾飞的“龙骨”。
从硝烟阵阵的百战之地,到繁荣昌盛的宜居之城;从吊脚小楼,到超高层大厦……滨江线丈量着宜昌的高度、厚度与深度,造就了宜昌“与江共生”的特性。
时间的指针转向2018,宜昌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两个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吹响了“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全面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滨江公园向东延伸至猇亭古战场”“从生产到生态,加快建设长江岸线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宜昌主城区业态转变”势将成为宜昌“绿色发展”最好的注脚……
滨江公园向东延伸至猇亭古战场——这条“滨江延长线”的提出,是生态东扩、滨江东扩等的利好,带来的是城市发展的变革、人居环境的变革、产业支撑的变革和城市功能聚集的变革,必将全面缔造宜昌城市新的高度,开辟新的维度。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万古奔腾的江水,让宜昌穿过港口城市人流如织的繁茂,枢纽城市巨轮往来的盛景,走进了现代都市气象万千的画卷。
人因机会而聚集,又因机会差异而迁徙。从滨江小镇到省域副中心,宜昌在长江的哺育下,因为机会的不断绽放,带来人群的广泛聚集,从而不断茁壮成长着。
宜昌滨江线,不仅见证着城市面貌的不断改变,而且描摹着城市上空跌宕起伏的天际线。
宜昌滨江线的变迁史,也是宜昌的城市发展史,沿江大道的每一次延伸都在舒展着宜昌更大更强的卓尔风姿。
历史滨江,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奔流的江水、敞阔的江滩、起伏的青山……宜昌优美的滨江线,始终在无声地记录着这座城市浩瀚如烟云的沉重历史。
历史的滨江,曾走过高喊着“峡江号子”的纤夫、曾见证雄伟耸峙的城墙、曾留存别具风情的吊脚楼、曾屹立过烟囱林立的厂房;历史的滨江,当之无愧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拥有2400年文明史的宜昌,从唐初在现今西陵区位置上建筑城邑算起,筑城史近1400年,城市中心固定下来也有600余年。明代留存的宜昌城地图显示,宜昌依江而建,城墙呈椭圆形,南北1公里多,东西600米,江上千帆林立,此时的滨江线,已经是宜昌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随着1876年宜昌开埠,城市突破了旧城墙的限制,从南门到一马路,以如今的解放路步行街为中心,新的商业集中区和城市繁华区慢慢形成。
在如今的二马路片区,虽然仅存百年前的几栋斑驳的“洋建筑”,但穿越历史的二马路,不仅是宜昌商业最繁华的“老街”,也是滨江线上宜昌商业的发祥地。在二马路及辐射的区域,曾经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照相馆等商业文化业态云集,逢年过节,热闹的人群、沿街叫卖的声音,时刻铭刻在宜昌人内心深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葛洲坝工程建设和城区发展,沿江大道开始动工,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继百年的解放路商圈之后,铁路坝的人口聚集和商业繁荣加速成型,夷陵广场商圈随之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滨江公园也从1983年4月开始建设,并伴随着城市成长不断延伸,取代旧城墙成为宜昌新的景观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伍家岗东至临江坪,西至中南路的滨江区域,既是宜昌的老工业基地,又是宜昌的主城区。这片土地成为了宜昌工业发展的动力源,宜棉、旭棉、八一钢厂、钢管厂、热电厂等名字如雷贯耳,凝聚着无数城市建设者的青春与汗水,在老宜昌人心中留下无限荣光,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刻下深深印记。伍家岗滨江线的老工业区,见证了上世纪宜昌工业大发展的奇迹……
2004年,宜昌沿江大道延伸段建设开始动工,标志着宜昌城市东扩开始……2016年,沿江大道伍家岗延伸段动工,再次敲响了宜昌城市向东的战鼓,如今沿江大道车行下穿通道全线贯通……曾经的滨江线,从码头文化到工业文明,从西陵的商街繁华到伍家岗的老工业区喧嚣,每一次滨江线的建设与延伸,都标志着城市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
现实滨江,人文富庶的聚集地
长江,对于宜昌不仅是生命之源、文化之源,更是宜昌城市的血脉筋骨,与宜昌城的成长息息相关。
纵观宜昌滨江沿线,从水利枢纽工程的葛洲坝沿江而下,首站便来到了千年文脉之地——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址所在地,巍巍西陵托起宏伟的高峡平湖,成就出非凡的人文之所。“上善三江水,大智一中书”,尊贤、励志、崇实、求新的理念,将多少优秀学子送往理想的彼岸。随着至喜长江大桥的兴建,人文之地再度插上桥梁科技的翅膀,将成就出新的繁荣之地。
再往下便是人文历史的标志性建筑镇江阁了。驻足阁上,一边是千帆竞发的忙碌江景,一边是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沿江大道宽阔的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与江上船舶的汽笛声相映成趣,书写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再往东,走过庄重、肃穆的政府机关,迎接沿江漫步者的便是现代商业综合体地标万达广场了。这里,白天的人流如织与夜晚的霓虹闪烁交相辉映,书写的是宜昌这座城市的现代与生机……
走过万达,就到了传承江河文化的典型建筑天然塔,尔后就是城市新中心的中央商务区了。滨江线上,几乎每隔5公里左右,就有一处靓丽的城市节点或城市的地标,如同明珠串成一线闪耀峡江,为美丽的宜昌代言着。
依江而建的宜昌滨江公园内,大量的法国梧桐、樟树、塔柏、桂花、广玉兰等树种茁壮成长,绿树掩映与花团锦簇之中,镇江阁、屈原塑像、双亭广场、大撤退群雕、和平公园与天然塔等景观,顺着沿江大道依次排开,与沿江护岸和沿途大桥浑然一体,与各种建筑构筑的空间秩序相映成趣,构成了美轮美奂的十里画廊,持久地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城市向东步伐的加快,从葛洲坝到伍家岗白沙路,滨江沿线聚集了众多高端社区、星级写字楼和大型商业体,持续引发了居住人口和新型商务业态向滨江的转移,如今的滨江“出则繁华、入则宁静”,一座交通发达、配套成熟、高端社区林立的新城蔚然呈现,成为人文富庶的聚集之地。如果说曾经的滨江线就是挥舞着铁锤的雄健大汉,那么如今的滨江线是秀美优雅的江南少女……
未来滨江,绿色发展的引领极
江水滚滚东逝,江岸黄了又绿,时代的巨轮悄然启动,滨江线的模样在日复一日的往复中发生着惊人变化。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不断进步的文明发展史,同样也烛照着宜昌发展的前路。
随着滨江公园的延伸,伍家岗老工业区已经不见踪影,宜昌安能热电厂的最后一根烟囱爆破拆除,结束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工业时代。伍家岗区的功能定位也从传统的老工业区,向新型工业、商贸金融物流、高尚居住片区和交通枢纽转型升级,与江为邻的伍临路沿线,更是成为宜昌新区建设的主战场。
走进新时代,宜昌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两个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吹响了“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全面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滨江公园向东延伸至猇亭古战场”“从生产到生态,加快建设长江岸线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宜昌主城区业态转变”……
“滨江公园向东延伸至猇亭古战场”这一“滨江延长线”的提出,让关注滨江的人们,将目光锁定到了猇亭现代工业区,这个与新世纪以来宜昌高速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滨江带。这里沿江曾经聚集兴发、新洋丰、三新磷酸、瑞特化工、艾肯特种材料、日兴化工等重量级化工巨头企业的产业聚集带。为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绿色福利,2017年开始,企业对猇亭园区主动对临江生产设施进行拆除或整体搬迁,关闭了排污口,并对拆除区域全面进行了绿化,积极为破解“化工围江”的窘境作出了极富成效的努力。
随着猇亭区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举措的实施,长江岸线上“化工围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长江岸线的“留白植绿”工程按照“宜绿则绿、应绿尽绿、见缝插绿”的理念,猇亭长江岸线整治和化工企业“关、转、搬”后的复绿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作为独特滨江自然风光特色的江城,宜昌提出“滨江公园延伸至猇亭古战场”,高标准推进城市向东延伸,对于提升宜昌城市品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统筹用好宜昌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将城区变景区、把节点变景点,打造全域景区,形成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城市景观,”号角吹响的是生态文明的协奏曲。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书中可以看到她的抱负”。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宜昌,正沿着滨江线的轨迹,铺开新的规划和建设蓝图,在新一轮的“滨江延长线”上,其核心在哪里?如按照宜昌滨江发展的历史惯例和每5公里左右将诞生一个节点的现状,其景已然可期……
以江为轴,滨江线将大美宜昌紧紧拉进在自己的怀抱,引领宜昌走向新的巅峰!“滨江延长线”将成为“绿色宜昌”梦想绽放的地方;“滨江延长线”也仅仅只是未来城市的开始……(三峡日报 记者 姚定安 肖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