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响环境的养牛场到带动百余农户增收的家庭生态农场——
“牧华园”变形记
在枝江市董市镇桂花村,有一个的家庭生态农场——牧华园,这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餐饮、采摘、休闲、娱乐分区清晰,传统农耕、自然生态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连续3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均在3万人次以上。
但谁能想到,三年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臭气扑鼻的肉牛养殖场?
从餐饮界转行养牛
“我就是个爱折腾的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郭钟华是牧华园的总经理,骨子里藏着不安分的因子。在落户桂花村之前,她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餐饮。上世纪九十年代,宜昌城区培心路的“钟华酒楼”让食客们趋之若鹜;2010年,枝江城区江边崛起了一家吃鱼名店——滨江食府,在枝江享有盛誉。这些,都是郭钟华的杰作。
虽然事业红红火火,但郭钟华并不满足于现状,她想从传统餐饮行业走出来,另辟一块天地。在项目考察期间,看到有朋友养牛赚了不少钱,郭钟华萌生了开家肉牛养殖场的想法。
2011年,郭钟华在桂花村盘下了50亩地,投资400多万元办起了肉牛场。在离牛场不远的地方,她开了一家酒楼。“牛肉我吃过不少,但养牛还是头一遭”,郭钟华开玩笑地说,真的是隔行如隔山,不懂技术、缺乏市场信息。尽管郭中华作出了种种努力,但起早贪黑三年下来,微薄的利润与辛苦的付出之间难成正比。
痛下决心拆除牛场
2014年春节前,当最后一头肉牛出栏后,郭钟华仔细梳理了三年来的养牛之路。肉牛养殖劳心劳力且利润不高,牛场污水、粪便臭气熏天,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必须要转型。但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郭钟华陷入了沉思。
2015年初,董市镇党委书记易礼强在考察了养牛场后,建议她往家庭农场方向转型。联想到枝江市正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一个农旅融合的项目在她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知易行难。养牛场已经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就有200多万元,不是说拆就拆得下去的。平生第一次,郭钟华与丈夫产生了争执。在纠结了一段时间后,郭钟华赴江浙一带考察,当地新型的家庭农场模式让她大开眼界,也坚定了转型的决心。而丈夫也被她说服,同意拆除养牛场。
“那是真的心疼啊,机器一动,几百万的投资转眼就成了一堆废墟。”时隔三年,郭钟华依然心有戚戚。不过拆了也就拆了,郭钟华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也不是半途而废的人。
农旅融合迎来丰收
50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何规划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是摆在郭钟华面前的一道难题。董市镇政府向她伸出了援手,派出专人驻点,并邀请专家“会诊”,最终决定将整个园区划为餐饮、采摘、休闲、娱乐等分区,“牧华园”应运而生。
为了帮助牧华园发展,市、镇两级积极筹措资金,修通了到园区的水泥路。漫步园区,土灶台亲子互动,长桌宴觥筹交错,采摘园蔬果飘香,休闲区吊床摇曳,田园风光令人沉醉。
每到周末,宜昌及周边市民会陆续来到这里,享受亲子、田园之乐,“平均每周有20桌左右的客人,”郭钟华介绍。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郭钟华来说,牧华园是一个家庭农场,但更是一个周边村民共享农旅融合红利的平台。
在桂花村和邻近的裴圣村,有120多个农户常年为牧华园订单种植各类无公害蔬菜,草料喂养生猪、山羊、家禽等,户均销售额达1.2万元,其中有16户是贫困户。园区专门划出地块,无偿提供给附近村民向游客销售农副产品。除此之外,园区还解决了附近30多名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成了离土不离乡、进场不住场的新型工人。
桂花村党支部书记邬光新说:“我们粗略统计过,附近两个村的村民每年向游客出售各类农副产品达370多万元,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脱贫致富,我们为有郭钟华这样的巾帼富民楷模感到骄傲自豪!”(三峡日报记者 黄彦乔,通讯员 杨进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