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发布行动方案 未来三年工业技改力争总投资2400亿

5月17日下午,市经信委召开“加快工业技术改造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工业技术技改投资数据,公布《三年行动方案》主要目标和扶持政策。

为把技术改造工作作为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我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未来三年内,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5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50%,力争2018—2020年3年工业技术改造总投资不低于2400亿元。

一季度我市工业投资

同比增长13.7%

根据统计部门数据,一季度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26倍,完成年度目标的33.8%,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

其中,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实现双增长,并达到两个50%占比的要求。全市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7%。

绝大部分县市区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双增长,东四县发挥主力军作用。宜都、枝江、当阳、夷陵等四市区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占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的77.4%、78.7%。

一批大项目如期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投资过亿元以上的项目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三宁化工的联产60万吨/年乙二醇(一期)、广汽年产2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南玻显示器件平板显示扩建、华润科技密封包装材料三期、新阳特种纤维年产10万吨“环保型新溶剂法 (莱赛尔)纤维素纤维”、创全电气年产1万台变频调速器产业基地等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转型调整初显成效。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项目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占工业投资完成总量的63.5%。其中,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提速发展,项目数同比增加24个,同比增33.6%。

未来三年全市工业技改

总投资不低于2400亿

据介绍,我市《三年行动方案》总目标为,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5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50%,力争2018—2020年3年工业技术改造总投资不低于2400亿元。

其中,2018年将力争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加大专业化工园区、搬迁入园项目及就地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2019年,力争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00亿元以上。强化两个化工“优化提升区”的配套建设,围绕汽车等重点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

2020年,力争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0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和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水平,全市工业初步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设立1亿元以上市级

工业技改专项资金

记者了解到,重点围绕财税金融支持工业技改,扶持政策提出了加强财政扶持、加大基金投入、激励信贷投入、落实税收优惠、实行“一事一议”等五个方面的扶持政策。

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设立1亿元以上的市级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中心城区(不含夷陵区)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各县市区应设立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一类县市区(含宜都、枝江、当阳、夷陵、宜昌高新区)每年安排技改专项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二类县市区(含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每年安排技改专项资金不得低于2000万元;三类县市区(含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每年安排技改专项资金不得低于1000万元。市、县市区两级投入的技改专项资金不低于3.9亿元。

市级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按照各县市(含夷陵区)当年到位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和当年完成工业投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等情况进行奖励。同时,设立30亿元的市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金。

单个企业最高享受

300万技改专项资金补贴

据介绍,市政府将设立1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中心城区(不含夷陵区)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市经信委与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

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建成后,有银行贷款的,按照3年内实际支付利息50%给予贴息;企业技改项目没有银行贷款的,凭购置生产设备发票,按照实际额度的10%给予补助;如果企业有融资租赁、发行债券融资等方式的,都可以享受相应补助。以上单个项目最高补贴不超过300万元,同一项目不能重复享受。因此,一个企业最高可享受300万元的技改专项资金补贴。

如果企业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就可另行获得奖励100万元。也就是说,企业共可获得400万元的财政专项补贴和奖励。如果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生产性设备投资1亿元以上,属国家鼓励类且成长性较好,可实行“一事一议”,奖励金额由市经信委、市财政局提出具体支持建议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推动全市工业企业

普遍实施技术改造

根据《三年行动方案》,我市将从更新设备、提高工艺、建设数字车间等方面,推动全市工业企业普遍实施技术改造。

今后三年,我市将加快淘汰落后设备,让更多的企业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行一批重点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前沿技术,实施装备创新工程,生产和使用更多的首台(套)装备和重大通用装备,在关键领域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推广使用一批新工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在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广泛运用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材设备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推动存量资产解困盘活,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工艺,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提高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通过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制造业跨界融合,推进两化融合,培育一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提高工业智能化水平。

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军民融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现高端装备及系统总集成能力显著提高,让更多的本地民营企业参与配套,形成军民融合协作配套体系。

推动企业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精品名牌产品改造扩能,打造一批精品名牌,培育一批“行业小巨人”。(三峡商报 记者 裴姝婧 通讯员 赵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