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生态防治地灾实现“15年零伤亡”纪实

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

——秭归生态防治地灾实现“15年零伤亡”纪实

经过治理后的凤凰山成为美丽脐橙园。通讯员 郑家裕 摄

编者按:

今天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秭归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已查明的地灾隐患点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面对地质灾害威胁,秭归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变被动避灾为主动防灾减灾,变避灾避险为发展机遇,通过生态治理,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创造了地质灾害“15年零伤亡”的防治佳绩。他们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曾经与这些惊险的地灾词汇紧密相联。

一年年防灾减灾,一年年科学治理。5月10日下午,记者在秭归县滨湖路远眺位于三峡大坝库首区域的木鱼岛,只见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全岛,岸线处有挖机正在作业——这是秭归县坚持生态治理、实施库岸防治工程的一部分,目前已完工4.2公里。

不仅如此,这个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达915处、灾害体体积16.6亿立方米(其中库区391处、灾害体体积8.4亿立方米)的地质灾害多发县,已实现连续“15年零伤亡”。

15年来,秭归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民安危放在首位,立足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出了一条变灾害为发展机遇、由被动避灾向主动减灾转变、把灾害点变为景点的地灾防治新路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创造“15年零伤亡”奇迹

5月10日上午,随着警报拉响,秭归县实验小学师生迅速有序从校园紧急疏散通道撤离,10分钟内全部抵达避险安全区。

据统计,秭归县15年来累计发放避险明白卡15万张,发放地质防灾救灾宣传资料30万份,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及宣传培训上千次,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抗灾自救能力。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是最大的民生。”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秭归位于坝区、库区的敏感位置,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坝区生态安全,是秭归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秭归县委、县政府坚持被动避灾向主动减灾转变,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多发期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判,提早预防。

“靠前,再靠前”,是秭归县各级党员干部在处置地质灾害时共同遵循的原则。“干部不扎在一线,怎么能及时预判分析险情,怎么能在灾害来临时迅速响应,妥善处置,群众怎么能放心。”卢辉说,“防灾救灾,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面”,是历届秭归县委、县政府一直延续的工作作风。

2016年4月,卢辉在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上要求全体县领导定时到各地灾点巡查,镇、村领导24小时驻守,党员干部全部上阵,“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2017年10月26日下午4时,暴雨如注。归州镇盐关村五组群测群防员吴金元冒雨巡查时发现,村里一间房屋墙体开裂,职业的敏感令他迅速将情况上报。半小时内,镇村干部赶到现场。

下午5时,镇政府组织13户38人安全撤离。27日凌晨,125万立方米的滑坡体轰然倾下,滑坡面积达7万平方米。吴金元的预警和干部的快速响应挽救了群众生命。

自2003年以来,秭归县投入9.7亿元资金对受地质变形威胁的3000多户1.2万人实施了避险撤离,确保人民群众灾后生产生活安置到位。

构建科学防治体系

谋划240个GPS“天眼”探头

5月7日,记者在秭归县兰陵溪村杉木溪居民点看到地灾监测员韩永发正在进行日常巡查,他从事监测工作已有13年。他所在的居民点原先有7户人家,2008滑坡发生后,转移安置了4户,目前还有3户13人。

“天晴不懒路,下雨不躲脚。”韩永发一边绕到居民点后的斜坡巡查一边介绍说,汛期隐患点监测要格外注意,特别是下暴雨、连雨时,或者雨后天晴的前几天。

在韩永发的家门口有一张地质灾害明白卡,险情发生后,他会先按照明白卡组织居民转移,同时将情况上报到村里。

目前,秭归已经形成了村、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环境保护站“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防治体系。网格工作人员达735名,全县铺开了一张“人人参与、735个传导点履盖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大网。

但这还不够,人防与技防配合,引入最新的科技手段,秭归在科学防灾减灾上一直在探索。

秭归县与三峡大学合作,利用高精度GPS自动监测仪时时关注地质异常的蛛丝马迹。目前秭归已经建立了20个地质自动监测点,未来规划将达到240个。全县布设监测墩319个、倾斜监测孔46个,地下水位监测孔38个,增加了自动监测设施,实现了监测点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回传。通过人防与技防,仅2017年一年有效减灾就达到了48起。

2017年10月3日。郭家坝镇王家岭一村民发现地面裂了一道口子,情况上报到村委会,地质灾害险情预警系统迅速启动。县里第一时间收到预警消息,县委、县政府迅速进行全方位部署,启动GPS自动应急监测,在滑坡体上布设了5个GPS自动变形监测点、1个基准点,自动采集监测数据并上传到专家手中进行适时分析。

经过认真分析判断,专家预测出了灾害发生的准确时间。受威胁的居民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实施应急避险转移,柏堡滑坡体上6户群众安全撤离,并将财产损失减到了最低程度。

筑起“绿色生命线”

把隐患点变为发展机遇

屈原故里景区的沿江步道两侧绿草如茵,接连分布着桃花、樱花、玫瑰、腊梅四大花区。5月7日,记者在这里看到,不少居民正沿江散步,与大坝合影。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地质灾害隐患点。

在秭归,长江岸线生态复绿不仅是为了美观。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库岸生态修复很难分家,秭归县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治理结合起来,在防治地质灾害的工程中寻找绿色发展的机遇点。

凤凰山库岸位于秭归新县城西北侧,距三峡大坝2200m,库岸长度5080m,是屈原故里景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地灾防治的隐患点。

2003年1月8日,秭归启动了凤凰山库岸防治工程,采取削坡清表、回填放坡、干砌片石护坡、综合排水、植被绿化和监测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

“工程完工后,县委、县政府又结合景区启动了滨江步道的建设。”秭归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余祖湛说,滨江步道是秭归县投资2.44亿元打造的长江沿岸“风景长廊”中的一段,全长8公里,种植着5万多株、130多种绿植。

昔日隐患点,如今成了旅游区。据了解,2017年屈原故里景区接待游客74万人次。

2017年7月完工的庙湾滑坡防治工程,打破了滑坡灾害体不能用于工程建设的禁区,不仅保障了滑坡体的稳定性,还通过削方减载为集镇增加了9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

位于秭归县郭家坝新集镇的飞宝槽滑坡治理工程,则通过设计桩间挡土板,保证了周边交通运输的安全顺畅。

在秭归,隐患点变成风景区、公园、绿地、停车场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库岸防治的基础上,我们推进长江生态复绿工程,长江主河道已生态复绿16100米803亩,长江支流生态复绿2318米478亩。”卢辉说,秭归从过去的被动防灾,到主动减灾,在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找到了一条化危为机的绿色发展之路。(三峡日报记者 曹阳,通讯员 郑家裕 周华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