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风景一直在路上

5月1日,游客们在三峡大坝景区有序拍照留念。记者 王昌明 摄

打开这座城市的旅游日记,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文明的话题,如鲜花般常开长盛。

假期出行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不仅是风景吸引力的比拼,更是对她素养与内涵的考量。文明于宜昌,正在逐渐成为一纸隐形的公约,在每个宜昌人心里潜滋暗长,成为这个城市气质魅力的一部分。

赞美,这些旅游中的文明镜头

5月1日中午12时许,北京旅行团一位老年游客在三峡人家售票厅内突发心血管疾病昏迷,情况十分危急。现场工作人员立刻实施紧急救助,在120急救中心尚未抵达时,两名荆州大学生表示自己是医学专业学生,并主动参与救治。

在对老人冷静号脉、观察、分析后,二人提出了对病人的安全救治措施,在救护车抵达前帮助老人稳定病情,并在事后不留姓名悄然离去。

故事并未结束。景区工作人员被二人义举打动,在朋友圈转发、呼吁大家寻找这两名见义勇为的好学生。景区通过广播通知各岗位工作人员,希望能找到二位好心人。

截至目前,这场“大寻人”仍在继续。三峡人家景区市场总监温柏林说:“一定要将二人的事迹广为传播,让更多人为正能量点赞”。

在距离三峡人家20公里外的三峡大坝景区,又有文明镜头呈现给我们。

三峡大坝景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成收到一个包裹。拆开一看,原来是一面印着“拾金不昧”的锦旗。

刘成这才记起,就在十天前,他曾在坛子岭上夜班途中,拾到一个苹果手机。经过多方寻觅,终于联系到早已在千里之外的失主韩琴,并自费将手机寄过去。对于韩琴的酬谢,刘成多次婉拒。

景区工作人员韩伶娟告诉记者,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文明的故事发生,各类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仅过去的4月份,就因员工拾金不昧、服务周到收到来自各地游客书面或口头表扬10余次。

曝光,这些值得反思的不文明行为

文明旅游,有阳光下的鲜花,也有阴影处的青苔。

4月27日,下牢溪南津关大峡谷起始点段,一群游客在附近滩涂露天烧烤,离开后留下垃圾无人清理。

4月28日,远安金家湾生态露营地,一名女性游客的小狗在景区内随地大便,该游客不予清理径直离开。这一幕被市民蔡思瑜拍下并曝光至朋友圈。

同一天,当阳玉泉寺景区内,两名黑衣男士用石块砸击正在放生池内游泳的乌龟,一旁围观群众大声劝止仍不停手,致使一只乌龟被砸受伤。

除了不文明的游客,一些不文明的“三黑”(“黑导游”“黑车”“黑旅游服务机构”)现象,部分无导游资质的个人和违法违规经营的旅行社,也在给文明的城市旅游形象“添堵”。

“五一”小长假期间,记者在宜昌东站、三峡大坝景区外围路段等地看到,仍有极少数“兔子”装成普通市民在附近蹲守,“见缝插针”上前拉客。

“‘兔子’打‘游击战’,我们就打持久战。”市旅游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杜红星介绍,这个小长假,公安、交警、旅游、工商、运管、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宜昌东站、三峡坝区、三峡游客中心等旅游窗口、交通枢纽地带持续开展旅游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旅游市场干净、安全、有序。

出行,人人都是移动的风景

文明出行,从制度约束到形成习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第一次被车让,还真有点不适应。”4月29日,夷陵大道老干部活动中心前的十字路口,来自福建的游客石爱华告诉记者,就在刚才,他站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口等待,几辆行驶中的车突然停下来等他。自己就在“受宠若惊”的状态中赶紧过了马路。

“我傻愣了几秒,车也没按喇叭催我。”石爱华说:“第一次来,宜昌给我的印象非常好。”

“以前的确有点忌惮被扣分。”正在路边等人的司机胡海波说:“慢慢地也就习惯了,等一下没什么,谁都有当行人的时候,相互体谅。”

5月1日,沈阳游客、网友@梧桐不听春雨在微博上记录了她和朋友在当阳自驾游时,一位老农民骑着自行车帮他们问路的故事。她评价:“从没有过的体验,宜昌人真是善良淳朴。”

“让文明出行成为常态,让每个人都成为一道移动的风景。”记者从4月26日召开的全市旅游联席会上获悉,我市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文明旅游规范约束意识,软硬结合推进宜昌文明旅游,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争当最美风景的良好意识习惯。

同时,通过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打击“三黑”专项行动,推动普遍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让“黑导游”“黑车”禁入市场。(三峡日报 记者 王莹 张宇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