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岭(右一)看望困难学生
直到今天,秭归县水利局干部谭云岭依然记得13年前对贫困学生小民(化名)的承诺:“你放心,我一定会资助你读完高中的。”就是这一句承诺,13年来他省吃俭用,自掏腰包10万余元资助当地10名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他像一缕阳光,将温暖送给了困境中的孩子。
捐资10万元
帮扶贫困生完成学业
谭云岭今年49岁,是秭归县水利局防汛办专职副主任。谭云岭的父亲是秭归当地的一名语文教师。父亲经常对他说“书是治疗愚蠢的药方”,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谭云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在当地当上了公务员。
2005年的夏天,谭云岭到秭归水田坝乡青蒿峪村挂职,村里的干部向他反映了一个情况。该村当年有一名学生小民(化名)考上了秭归一中,在这个贫困山村本来是件大喜事,可是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要辍学。谭云岭听到后,急忙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啊!这孩子今后的学费我包了。”他和村干部来到小民家中,将2000元钱交到小民手中。这2000元相当于谭云岭当时3个月的工资,此后他节衣缩食了好长一段时间,可他并不后悔。在之后的三年里,谭云岭按照承诺,每年都会为小民送去2000元钱,直到小民考上大学。
小民的事情深深触动了谭云岭,由此他开始捐助考上高中的秭归贫困生。他来到秭归一中和二中,向老师了解情况,最后选中三至五名贫困高中生进行资助,直至他们考上大学。13年来,他自掏腰包10余万元,资助了10名秭归当地贫困家庭高中生完成高中甚至大学学业。
嘘寒问暖
像父亲一样关心孩子们成长
谭云岭告诉记者,他认为捐资助学是有效改变贫困学生命运的方式之一。
曾在秭归一中读书的贫困学生小东(化名)父亲去世,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就在小东准备退学的时候,谭云岭资助了他,后来小东考上了不错的大学,现已研究生毕业,成为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的高管。小东临走前对他说:“谭叔,谢谢你多年来对我的帮助,让我通过学习知识改变了命运。”
从2015年开始,谭云岭捐助了4名秭归高中新生每年每人4000元的生活费,现在这4名孩子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
这4名孩子多数都是单亲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孩子们的成绩都较为优异,在谭云岭的资助下得以延续自己的求学梦。每年寒暑假期间,谭云岭前往学校找到这些孩子们,把钱交到他们手中。平时,谭云岭也会通过学校老师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孩子们将谭云岭当成了自己的家长,每月定期向他汇报自己的考试成绩,天气变化和节假日也会互发短信问候,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谭云岭也会发短信鼓励他们。
谭云岭说,捐资助学不能简单的给钱了事,不仅要关心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更加要关心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爱心延续
将捐资助学家风传承下去
谭云岭有两个儿子,生活也不富裕,为了捐助这些贫困学生,他省吃俭用,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一开始,家人并不知道谭云岭在捐助贫困生,直到前几年,谭云岭去捐助一名学生时,学校老师告诉他家人,妻子和儿子才知道为什么谭云岭平时会这么“抠”。
妻子和儿子都十分支持谭云岭的爱心行为,每年到寒暑假要给贫困学生捐生活费时,妻子都会关心地问谭云岭钱还够不够用。
在北京读书的大儿子在父亲的熏陶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义工,每周儿子都会去当地的孤儿院,给孩子们送去礼物,陪他们做游戏,一天,儿子发短信给他说:“我希望工作后也能像你一样,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们。”家人的支持让谭云岭十分感动,认为自己的爱心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传承。
谭云岭手机中存得最多的就是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发来的感恩短信,他每每读来都感动不已,这是对自己多年捐资助学最大的慰藉。
谭云岭告诉记者,希望将这些短信建档保存下来。“等我老得什么都记不得的时候,只要读到这些短信,就会记得当时的感动。也希望把这些东西作为我们家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让孩子们都树立捐资助学的好家风,接我的班,继续帮扶贫困学生!”
(三峡商报记者 崔艳华 通讯员 梅海英 周华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