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重点工程 助力枢纽崛起 宜昌港区海事处全力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三大发展战略被明确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报告强调,要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能级,以重点产业升级为支撑夯实经济根基,为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提供强劲动力。宜昌港区海事处以精准服务主动融入战略大局,成为推动规划落地的重要保障力量。

大桥建设:枢纽战略的核心支点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节点,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被纳入宜昌“枢纽赋能”战略的重点工程。这座创下“全球首例分离式主桁钢桁梁结构”纪录的超级工程,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突破,更是宜昌从“三峡门户”向“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转型的标志性载体。其“高铁+公路+轨道“三网合一的设计,建成后将彻底改写宜昌的时空格局:半小时过江,破解跨江交通瓶颈,加速江南江北一体化发展;一小时达省会,强化与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联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四小时通全国,全面接入国家高铁网络,推动宜昌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连接枢纽。

电缆企业:产业战略的生动实践

宜昌起帆电缆有限公司作为华中地区电缆行业龙头,其发展与政府“强产兴城”战略高度契合。企业产品以水路运输为主,大型海缆拖带作业对通航安全要求极高,而其稳定运营不仅保障了华中地区电缆供应链安全,更带动了上下游原材料、加工、物流等产业集聚,成为宜昌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起帆电缆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典型代表——其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直接助力宜昌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夯实“世界级宜昌”的产业根基。

海事护航:战略落地的服务先锋

在政府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宜昌港区海事处将服务深度融入“枢纽赋能”与“强产兴城”大局,形成独特的“海事解法”:

针对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涉水施工需求,海事处创新实施“审批减时提效、监管智慧高效、难题主动破解”三大举措:运用“我陪群众走流程”机制经验,将涉水施工许可审批时间压缩,保障工程进度;依托无人机巡航、CCTV监控与智管分中心24小时值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立处领导定期走访制度,确保工程按节点推进。

针对起帆电缆大型海缆拖带作业的特殊性,海事处制定“全链条保障方案”:提前开展通航安全评估,优化航行路线规避复杂水域风险;实施“开航前现场检查+海巡艇现场护航”双重机制,保障拖带作业零事故;建立全天候联络通道,主动对接企业,靠前服务,提升物流效率。

当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成为连接南北的钢铁动脉,当起帆电缆产品沿着黄金水道通达全球,宜昌港区海事处的服务印记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港区海事处正以实际行动融入发展大局,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书写着枢纽赋能与产业强市的时代篇章。

(通讯员:董金岳 贺蓉君 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