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守史,薪火相传档案情

1992年,宜昌地市合并,孙维玉进入宜昌市档案局工作

孙维玉亲手抄录、手绘、校注整理,还原《东湖县志》档案

孙维玉走街串巷、四处寻访,寻找《辽远的战场》档案中的“慰安所”遗址

2012年,孙维玉给张晓强写了一封亲笔书信,激励他不忘历史,努力奋斗

孙维玉与张晓强在市档案馆查询有关赵一曼在宜昌的历史档案

请扫码观看视频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孔维敏

建党100年的历史保存,离不开档案人的默默耕耘。有人说,“历史是白纸黑字的记录,档案是默默无闻的收藏”。没有历史便没有档案,没有档案也就无法查阅历史。 今年81岁的老党员孙维玉,至今还珍藏着一支在市档案馆工作时用过的老式蘸水笔。在这支笔的陪伴下,他保存了众多珍贵历史档案,写了400多封亲笔书信,激励青年档案工作者“创兰台千万载事业欣荣,苦苦奋斗;为华夏五千年历史原貌,默默奉献”。80后青年档案工作者张晓强与孙维玉的缘分就从这里开始了。

尊重历史,为现实服务

1992年,孙维玉调到宜昌市档案局工作,一头扎进了当时设施简陋、条件艰苦的馆藏室。同治三年(1864年)续修的《东湖县志》,泛黄霉变、难以翻阅,他亲手抄录、手绘、校注整理,历时3个月重新出版,为市委市政府讨论宜昌城区未来规划方案提供了史料支撑。在宜昌筹备恢复海关时,他抢救、修复馆藏部分英文海关档案,并主编出版《宜昌海关史略(1876-1949)》,加快了宜昌海关的恢复步伐。

在市档案馆特藏库,珍藏着一幅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的文书档案《奉天诰命》。这是孙维玉在档案局工作时,多次到民间寻访征集而来,直至今日,依然是宜昌市档案馆馆藏中历史最悠久、最珍贵的档案。

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2000年,孙维玉退休,他自筹资金2万元,历时8年,将反映日军侵华的日文原著馆藏档案《辽远的战场》中20万字的“宜昌作战”部分翻译出版,将馆藏“死档案”变成了有价值的“活历史”,为研究宜昌抗战史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他根据该档案中史料和所附的“宜昌市街地略图”走街串巷寻访,在城区二马路平和里找到了日军在宜昌建立的“慰安所”遗址,在即将拆迁的解放路商业步行街的杨柳三巷,找到了“忠灵塔”的下半截塔碑,这不仅是日军侵占宜昌的有力证据,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档案文化服务民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事业的希望在于年轻人。”孙维玉心系档案事业,也关心着下一代档案人。

2012年,来到市档案局工作的张晓强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书信,里面装着孙维玉当年挖掘宜昌抗战历史时的文字资料和孙维玉亲笔书写的悼念革命烈士的挽联。

这份最好的入职教育,让张晓强读懂了一个老档案人的信仰,也坚定了自己今后要走的党员路、档案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在保管利用科工作期间,他注意挖掘档案利用案例,对曾经被查询过的档案进行结果跟踪。在这里,他通过烈士名册档案帮助烈士亲属为烈士正名,通过人口普查档案帮助自由职业者顺利办理退休,通过民政档案为硕士论文提供史料支撑等。

2015年以后,张晓强先后转岗到宣教编研科、办公室工作。如何挖掘利用好档案史料,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这成为张晓强每天思考的问题。

他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档案史料,撰写档案背后的历史故事,在主流媒体、刊物“触摸史迹”“宜昌珍档”专栏发稿50余期;他参与策划举办“档案文化服务民生”专题成果展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老干部书画展”,传播档案文化魅力;他在特藏库为广大市民介绍珍品档案,传播档案文化;他编制《宜昌市馆藏抗战档案利用指南》,为馆藏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奠定基础。

讲好档案中的宜昌故事

这期间,孙维玉经常来档案馆与张晓强等年轻档案人交流,交流党史学习心得和档案文化开发利用思路。今年4月中旬,孙维玉在报纸上看到《赵一曼在宜昌》微电影举行开机仪式的新闻,他第一时间联系张晓强,建议与剧组联系,为拍好微电影提供必要的史料支撑。

与孙维玉交流越多,张晓强触动就越大。老人对档案事业的执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晓强等年轻档案人。

如今,在市档案馆,张晓强等青年档案工作者人人都熟悉馆藏红色档案史料,人人都能讲红色档案故事。他们边学习边思考,不断从馆藏红色档案史料中汲取力量,并走进新华书店、社区、乡村和企业开展“档案中的宜昌党史故事”宣讲,让历史档案走近市民,讲好宜昌故事,传播宜昌声音。

与此同时,数字档案馆的创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利用大数据提高档案利用率,助力“智慧宜昌”建设,续写档案人发展新篇章。

杨柳之 绘图